一部电影想要拿到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票房,一定满足这三个条件: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档期!
剧本和档期都好理解,而好的演员,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你的演技,你的人设,你的票房号召力!
就电影领域而言,有演技,也有口碑的演员未必有票房号召力,因为每个时代的消费主力不同,他们的审美也有差别!
7月25日,由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电影《戏台》就要和大家见面了
毫无疑问,陈佩斯是好的喜剧演员,在民间的口碑也不错,很多人的父辈乃至爷爷辈都是他的粉丝,但他的票房号召力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理由很简单,当下电影圈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以90后和00后为主
这两代人里只有部分小伙伴小时候看过陈佩斯的小品,而陈佩斯的名气影响力几乎都来自春晚,这就导致随着时代的流逝,真正喜欢陈佩斯而又愿意为他消费(买电影票)的人越来越少!
截止到发稿日,猫眼平台显示《戏台》的预售票房和典型票房只有4400万,其中预售票房仅26万!
26万,就是随便拿一个三线明星主演的电影,票房都要比这个高吧?这还是建立在看过电影版《戏台》的影迷纷纷给这部电影打出高分的前提下!
问题来了,被誉为小品王的陈佩斯为什么撑不起《戏台》的票房?是时代的审美出了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这一切还要从吴京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说起!
首先要尊重观众,我们的观众阅读量太大了,我们的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越来越高,对于电影的认知也越来越高,你再拿以前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你再去骗观众,那就是自寻死路!
在很多网友心中,陈词滥调就是炒冷饭,就是剧本差,演员演技差,其实它还包括过气的明星!
电影票房是由一张张电影票累积起来的,而想要让观众走进电影院,你就必须满足他们的情绪价值
比如剧本是我喜欢的,比如演员是我喜欢的,比如电影类型是我喜欢的,其中,演员这一环至关重要!
如果说时间倒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陈佩斯朱时茂在春晚爆红的那几年,《戏台》一定不缺观众
但如果这部电影出自70岁、站一会儿就需要人搀扶的陈佩斯之手,票房就很难预测了,因为属于他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
零差评,说明《戏台》剧本和演员演技过关,但好电影不一定能拿到高票房,毕竟所有的电影票都来自盈利性机构——电影院!
所以,《戏台》的悲剧应该给所有电影人敲响警钟,时代的审美在变,时代的消费主力也在变,我们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老戏骨当绿叶可以为一部电影增光添彩,但指望老戏骨独当一面,撑起一部电影的票房,要求显然有些高了!至于这部戏最终能够斩获多少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