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A股第五次冲上3500,现在该怎么操作?
产品展示
A股第五次冲上3500,现在该怎么操作?
发布日期:2025-07-24 15:31    点击次数:138

3500点魔咒再现! A股第五次站上关键位,这次是牛市起点还是“昙花一现”?

历史轮回:五次突破的剧本有何不同?

2007年4月12日,沪指首次突破3500点,随后6个月狂飙至6124点,涨幅75%。 那一年的背景是经济增速超14%+股权分置改革释放流动性,全民储蓄涌入股市,全球金融危机最终刺破泡沫。

2015年3月17日,杠杆资金推动第二次突破。 场外配资规模达2万亿,3个月内指数冲至5178点,监管去杠杆引发千股跌停,3500点成为“绞肉机”。

2021年1月4日,疫后复苏催生第四次突破。 基金抱团将指数推至3731点,流动性收紧后行情半年熄火,被称作“最短命牛市”。

而2024年10月8日,政策刺激让指数短暂触碰3674点,却因量能不足(单日成交骤降50%)快速回落,成为“假突破”典型。

2025年7月10日,第五次站上3500点! 这一次,银行股成为绝对主力。 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民生银行单日暴涨5.69%。 中证银行指数年内涨幅达19.2%,领跑全市场,背后是市值占比15%的银行股仅贡献了2.5%的成交额,资金“抱团取暖”迹象。

结构性撕裂:银行狂欢vs创业板失血

银行股风光背后,创业板正遭遇尴尬。 创业板市盈率高达64.36倍,是银行股(7.16倍)的9倍,估值泡沫隐现。 更残酷的数据是:六大行总市值达8.94万亿元,而1349家创业板公司合计仅8.88万亿元,三年前,创业板市值还是六大行的3倍。

板块分化极致:2025年以来,有色金属涨20.42%、通信涨16.54%、银行涨16.59%,煤炭跌19.07%、食品饮料跌14.28%。 4月8日至7月11日,成长风格突然爆发:创业板指飙涨27.85%,光伏、AI硬件板块借政策刺激反弹,基本面未实质改善。

资金暗战:主力与散户的“对立共识”

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7.92亿元,散户却净流出52.52亿元,分歧达190亿元。 这种分裂在7月9日加剧:北向资金早盘流入30亿,午后受特朗普关税威胁转向,最终净卖出63亿。

国家队和险资是银行股推手:年内险资买入银行ETF超千亿,国家队注资1043亿元。 增量资金过度集中导致其他板块“失血”,1.5万亿成交额中,仅700亿是新增量,远低于有效突破所需的1.6万亿阈值。

投资者体感:指数新高≠赚钱效应

尽管指数站上3500点,超半数投资者却体感“没赚钱”。 三大症结浮出水面:

长期套牢者:2021年高点入场的投资者,持仓核心资产(如沪深300)仍浮亏30%以上;

追高被套者:去年“924”行情追入煤炭、消费的投资者,遭遇板块19%下跌;

错配题材者:今年重仓中小题材股的投资者,跑输银行权重行情。

数据佐证:2025年74.57%个股上涨,若从2021年高点算起,41.62%个股仍下跌,其中11.17%腰斩(跌幅超50%)。

政策与风险的博弈棋局

政策红利正在释放:央行8000亿股票回购再贷款工具、创新药商保目录年底落地、上海AI产业一季度利润激增65%。 外部风险高悬:特朗普威胁8月对铜加征50%关税,已引发纽约期铜单日暴涨17%;美韩关税谈判若破裂,半导体、汽车产业链将受冲击。

中报业绩成试金石:北方稀土净利预增19倍,寒武纪Q2营收暴跌35%,科技股业绩分化加剧。

3500点上的众生相

7月11日,当沪指冲高至3543点后回落,微盘股指数下跌1.2%,全市场近半数个股翻绿。 一位散户在论坛留言:“指数涨出股灾感。 ”而机构却在悄然调仓,半导体ETF(588800)单日获申购3亿份,科创100成新宠。

历史的五次突破中,3500点最终成为牛市起点的概率是60%(2007、2015、2021),这一次,没有杠杆疯牛、没有全面沸腾,只有结构撕裂的“银行独角戏”。 当投资者在雪球争论“买银行是否等于49年加入国军”时,市场已给出冰冷答案:在同样的3500点,有人看见星辰大海,有人困在时间牢笼。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