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那把主席锤落下的声音还没散干净,感觉整个东南亚的空气都跟着震了一下。
小马科斯接过那玩意儿的一瞬间,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耐人寻味。
这哪是交接班啊,这分明就是一出大戏,主角刚换上,就迫不及待地要改剧本了。
说真的,成年人世界的客套话,听听就得了。
台上,他和马来西亚总理安华称兄道弟,互吹彩虹屁,什么“感谢你留下的宝贵遗产”,听得人鸡皮疙瘩掉一地。
可谁心里都清楚,政治这饭桌上,菜上得越是花里胡哨,桌子底下的腿踹得越狠。
果不其然,小马科斯一转身,对着镜头就抛出了个时髦词儿:“新伙伴外交”。
这词儿一出,懂的都懂了。
翻译过来不就是:以前那几个大佬,咱们继续伺候着,但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现在风口变了,搞数字经济的,玩绿色能源的,甚至是在海上跟咱们有“共同利益”的,都得拉到牌桌上来,人多力量大嘛。
这话术,高级。
但你把时间线往前稍微倒腾一下,就觉得这事儿更有意思了。
菲律宾上一个这么有“个性”的掌舵人是谁?
杜特尔特。
老杜那套路,大伙儿都熟,跟个街头摇滚炮手似的,前脚还在骂奥巴马,后脚就能跟特朗普套近乎。
而小马科斯呢?
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哈佛牛津的背景板闪闪发光。
风格看着是换了,可骨子里那股子想在钢丝上跳探戈的劲儿,一点没少。
他这套“新伙伴外交”,说白了就是在大国博弈的夹缝里,给自己疯狂加戏,抬高身价。
嘴上喊着“独立自主”,可美菲军事演习的炮声,隔着太平洋都听得见。
这边厢催着要跟中国赶紧把《南海行为准则》那个谈了快二十年还没生出来的“哪吒”给落实了,那边厢又在各种国际场合里疯狂暗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家的委屈。
这不就是典型的“骑墙派”升级版玩法么?
他不是不要大腿抱了,他是想让两条大腿为了争着让他抱而打起来。
他找的那些“新伙伴”,就是他摆在橱窗里告诉全世界的:“别以为我好欺负,我朋友多着呢!”
这背后,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焦虑感。
南海那点事儿,就是悬在他头顶上的一把剑。
他比谁都急,做梦都想在2026年他当主席的任期内,把这事儿给摁下来,弄出个名堂。
这不仅关乎国家利益,更关乎他那个姓氏——“马科斯”。
他太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政绩,来冲刷掉历史的尘埃,证明他和他爹不是一回事。
就在这时候,东帝汶这个小兄弟正式加入了东盟大家庭。
你看,这不巧了吗?
马来西亚辛辛苦苦忙活半天,好不容易结了个果子,正好让小马科斯一上台就摘了,还成了他“开放包容”叙事里最完美的道具。
他接过的是一个“扩员”后的东盟,这让他接下来要唱的“发展”大戏,显得底气十足,名正言顺。
当然,剧本写得再好,也得看演员配不配合。
东盟内部那十来个国家,哪个不是人精?
谁家没点自己的小九九?
想让大家伙儿都跟着他的节奏跳舞,去开拓什么新大陆,那难度不亚于让一群猫排队领罐头。
所以啊,从吉隆坡到马尼拉,那把主席锤的传递,根本不是什么权力的平移,而是一场野心的接力。
小马科斯手里攥着的,是一场豪赌的入场券。
他想撬动的,是整个区域的未来格局。
这条全新的外交赛道,他油门已经踩下去了,至于前方是坦途还是悬崖,谁知道呢。
咱们就备好瓜子,看戏得了,毕竟,最精彩的故事,永远都在下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