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传奇落幕时悄无声息,就像比利时FN公司最近官宣的那样,SCAR枪族里的那几位“网红”——16S、17S和20S,以后民用市场就别想了,直接停产。这消息一出,我愣了半天,感觉像是青春里的一张海报被人悄悄撕掉了。
想当年,我还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对着电脑屏幕里的《反恐精英OL》惊为天人,SCAR那叫一个科幻,换个零件就能在5.56和7.62毫米口径之间反复横跳,简直是变形金刚级别的存在。我一度以为未来的士兵人手一把,战场上子弹不够了,直接从队友那儿薅一把不同口径的接着干。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嗨,游戏终究是游戏,现实里的SCAR-L和SCAR-H压根就是两口子,想串门?门儿都没有。
这一下,就好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我们这些玩着《穿越火线》、《使命召唤》长大的80、90后,脑子里存着一个巨大的“世界名枪”图谱,但现在回过头看,这张图谱里有多少“名枪”,其实压根就没在现实的战场上正经混过,纯粹是游戏厂商捧出来的角儿。
就说SCAR吧,美军特种部队确实少量装备过,拍几张宣传照帅得掉渣。可实际上呢?它既没做到吹上天的“真·模块化”,也没能撼动M4A1和HK416那俩老油条的地位,属于那种面试时简历光鲜亮丽,一试用就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儿的主。FN公司现在说它“不再受欢迎”,那都是给面子了,说白了就是“卖不动了,再见”。
还有它的俄国难兄难弟,AN-94。当年在《穿越火线》里,谁要是掏出这把枪,那基本就是公敌,免费、好用、还精准,简直是平民玩家挑战氪金大佬的唯一尊严。可现实中的AN-94呢?号称能“两发子弹打进一个孔”,听着就玄乎,实际上也确实玄乎。它那套复杂到让工程师挠头的“混合后坐力”系统,可靠性差得一塌糊涂,娇贵得像个豌豆公主,俄军摸了摸自己傻大黑粗的AK,果断把它扔进了仓库吃灰。
如果说SCAR和AN-94还算是“面试过但没录取”,那雷明顿ACR简直就是“简历筛选阶段就被刷了”的典型。这枪在《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里,后坐力小得跟滋水枪似的,指哪打哪,简直是官方外挂。再加上它跟SCAR有几分神似的外形,搞得不少玩家以为这玩意儿是美军特种部队的座上宾。
拉倒吧!现实里,除了波兰特种部队可能象征性地买过几支,ACR基本上就是零订单。它的身世也坎坷得像部三流言情剧,从马盖普的“马萨达”,到大毒蛇的ACR,再到雷明顿的ACR,换了好几个东家,最后随着雷明顿破产,自己也凉透了。讽刺的是,ACR这支枪本身没人要,它那个设计独特的枪托却成了爆款,无数人买来装在MP5甚至AK上,真不知道该为它哭还是笑。
当然,说到游戏里的“广告枪”,CheyTacM200狙击步枪必须拥有姓名。它在《现代战争2》和后来的《穿越火线》里,都是一等一的大杀器,好像没它就打不了超远距离狙击一样。可现实里呢?这把枪的定位极其尴尬,论反器材,它打不动装甲车;论打人,它又比传统的7.62毫米或.338狙击枪重得多,价格还贵得离谱。据说这枪一年的销量,比被雷劈死的人还少。你品,你细品。
还有那票近战“妖孽”,比如Vector“短剑”冲锋枪,科幻的外形,超高的射速,在《绝地求生》这类游戏里,转角遇到它,基本就可以双手离开键盘了。可现实中,这玩意儿死贵,又重,军队和警察部门压根看不上,也就民用市场的一些枪械爱好者图个新鲜,买来当个大玩具。
说到大玩具,怎么能忘了沙漠之鹰?这把枪可以说是被游戏和电影彻底捧上神坛的鼻祖了。从《反恐精英》开始,它就是力量与技术的象征,一枪一个头,是高手秀操作的必备道具。但凡是个射击游戏,要是没有沙鹰,感觉制作组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
可是在现实中,买这把枪的人,除了真心用来打猎的硬核猛男,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被游戏“毒害”的粉丝。它巨大、沉重、后坐力能让你的手腕脱臼,可靠性还时好时坏,实用性被大口径左轮手枪按在地上摩擦。
这么一圈盘下来,真有点唏嘘。那些曾经在虚拟世界里陪我们冲锋陷阵、力挽狂澜的“神器”,原来在现实世界里大多是失意者,是设计师脑洞大开后的美丽错误。或许,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活在我们的硬盘里,成为我们青春记忆里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像素符号吧。那么,在你的游戏生涯里,又是哪一把这样的“名枪”让你至今还念念不忘呢?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