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那一场“血洗”,就像邻居家孩子把自行车刹不住撞进了花坛,吓得大家都往后退。三大指数集体下挫,上证失守3900点,超4700只个股飘绿,场面确实让人心慌。说句实在的,我跟你说,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回调,就是背后有更深的逻辑在作祟。有人当场感叹“央行当天净回笼2442亿,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也有点信。
把这次暴跌拆开有三根导火索在互相叠加。第一是流动性边际收紧,资金从高估值赛道撤离,科技股首当其冲,像车突然急刹,乘客前仰。第二是估值与业绩的错位,光伏、半导体等板块市盈率高到令人发指,业绩兑现遇阻,市场开始用脚投票。第三是外部风险的叠加,海外银行事件和中美摩擦传闻把市场风险偏好打回原点。其实不少机构人士都在说,短期恐慌更多是资金面与心理力造成的,真假的?我也在观望。
有意思的是,防御性板块在这次动荡中显露硬核实力。银行、贵金属、机场航运成了“定海神针”。农业银行连续上涨、黄金价格创高,航运旅客流量反弹,这些都说明资金在选避险港湾。投资者不免感慨稳稳的幸福感来了。就是说,市场在动荡里完成了风险偏好的重新配置,也就是回归价值和收益的本位,反正短期避险情绪明显。
政策端既给了托底信号,也让人有点着急。财政数据显示收入回升,财政部和监管层多次表态会出手稳市场,行业扶持政策也在落地,像沈阳机器人、大型装备展会上的签约金额,这些都是长期利好。有人认为“政策弹药足够”,还有人担心传导效率不够快。政策能稳心情,但情绪修复需要时间,真心的,别指望两天见效。
面对下周,操盘逻辑该怎么走?建议以防御为主、仓位控制谨慎,重点配置低估值高息的银行、贵金属和公用事业等板块。关注政策受益方向,比如高端制造和绿色经济的龙头公司,适当盯着消费回暖带来的旅游酒店机会。规避那些估值飙高、业绩未兑现的科技标的,尤其是短线投机性很强的和半导体概念股。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错过反弹?我想说,市场有时候真的是“慢牛+快震荡”的体,别图快吃肉反而被噎着。
收尾时不妨把视线放远点这波动里既有短期情绪的狂欢,也有结构性机会在变化。市场不是一次考试就定终身,活下来才是王道。就像老话说的,风浪来了才知道船稠不稠,稳住比冲动更重要。再说一句,投资这回事,咱得心态好,别当赌徒,多点耐心,马上就能看到下一步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