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光路线推荐#
兴业银行:高股息低估值 机构押注估值修复
资本市场永远在寻找价值洼地。
当下。一个公式正悄然流行:低估值+高股息=投资信心。
兴业银行。恰是这一公式的鲜活注脚。
💸 高股息:真金白银的承诺
股息率4.88%。
市净率0.63。
这两个数字让兴业银行在上市银行中脱颖而出。
它处于国有大行与股份行的前1/2。估值却居后1/2。
分红高。估值低。修复空间大。
兴业银行已连续十五年提升分红率。2024年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达到30.73%。
224亿元的分红规模。位列股份行第二。
行长陈信健承诺:“推进中期分红。给予股东更好回报。”
这是实实在在的股东回报。
📊 低估值:隐藏的修复空间
兴业银行的PB估值仅0.63倍。
但修复已启动。
Wind数据显示。上市银行平均PB从2024年初的0.52倍升至2025年9月的0.65倍。
兴业银行从0.48倍升至0.63倍。
年内涨幅近20%。
但估值仍在洼地。
浙商证券曾指出。若股息率回到大行均值5.5%。股价空间可达22%。
若悲观预期扭转。修复至0.7-0.8倍PB。股价有望看至25-29元。
🏛 股东增持:用脚投票的信心
机构资金早已行动。
大家人寿一季度增持5.4亿股。跻身前十大股东。
福建省财政厅将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突破50%。
股东户数降至20万户内。为近15年最低。
筹码集中。彰显信心。
“吸引长期资金。夯实股东基础。”陈信健如是说。
📈 基本面:韧性背后的逻辑
业绩是价值的基石。
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营收1104.58亿元。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
净息差1.75%。但降幅在收窄。
负债成本优化是关键。
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
同业存款付息率降幅达54BPs。
未来仍有空间。
下半年有2700亿元高成本定期存款到期重定价。平均付息率3.34%。重置后仅1.75%-1.80%。
预计节约利息支出15.4亿元。
同业负债统筹管理可再节约10亿元左右。
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预计。全年净息差降幅控制在10BPs以内。利息净收入降幅将收窄。
中收开拓新空间。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
零售财富中收增13.45%。托管中收增9.98%。
“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战略成效显现。
🛡 风险收敛:从高发到可控
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
不良贷款率1.08%。与一季度持平。
风险集中暴露高峰期已过。
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重点风险领域转向收敛。
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45.72%。
信用卡新发生不良下降7.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零新发生不良。
制造业与零售信贷风险虽有所抬升。但整体可控。
首席风险官赖富荣表示。全年新发生不良规模预计下降。主要资产质量指标将保持平稳。
🎯 战略布局:特色业务打造护城河
兴业银行的“三张名片”愈发闪亮。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08万亿元。股份行第一。
财富银行AUM达5.52万亿元。
投资银行多项业务市场领先。
科技金融正成为“第四张名片”。贷款余额1.11万亿元。股份行首位。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贷款不良率均低于对公贷款平均水平。
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
🚀 未来展望:估值修复的驱动力
银行股估值修复的动力何在?
陈信健指出三点:风险边际改善、息差降幅收窄、增量资金入市。
无风险利率下行。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凸显。
保险、ETF等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兴业银行。正受益于此。
💎 结论
高股息提供安全垫。
低估值蕴含修复力。
稳基本面支撑可持续性。
兴业银行。用分红承诺和业绩韧性。
引市场投下“信心票”。
对于投资者而言。
在利率下行的时代。
这样的标的。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