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关键信息:
一场持续15年的情报暗战,让以色列在2025年6月对伊朗发动了震惊全球的“闪电斩首”。 摩萨德特工提前数月将无人机零件藏在手提箱和卡车里偷运进伊朗,潜伏小组在核设施附近秘密组装武器。 当200架以军战机突袭时,这些“内应”同步瘫痪了伊朗防空系统,60名高级将领和核科学家在精准打击中丧生。 美国为支援以色列,不惜动用约15%-20%的全球“萨德”导弹库存,单次拦截成本近5亿美元。 而伊朗的反击暴露了以色列的致命软肋:拦截导弹打光后,本土首次遭受大规模实质性破坏。 这场“双输”战争撕碎了中东的安全假象。
正文内容:
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发动代号“狮子的力量”的军事行动。 200架F-35I战机从本土起飞,借道伊拉克领空,向伊朗境内发射330枚精确制导弹药。 打击目标包括纳坦兹铀浓缩厂、福尔多地下核设施、革命卫队总部,以及至少25个高价值军事据点。 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证实,以军72小时内连续派遣50架战机侵犯该国领空,作为打击伊朗的跳板。
空袭前数月,摩萨德通过商业渠道将爆炸性无人机零件伪装成普通货物,经手提箱和卡车偷运入伊朗。 当地特工在防空阵地附近秘密组装装备,并在革命卫队将领住宅区部署监视网络。 行动当天,这些潜伏小组远程引爆预先设置的爆炸装置,瘫痪了伊朗S-300防空雷达站。 伊朗空军司令穆罕默德·瓦赫迪在开战第一时间被“定点清除”,导致指挥系统陷入混乱。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副司令阿里·拉希德等30名高级将领在空袭中死亡。至少14名顶尖核科学家遇害,其中6人直接参与铀浓缩项目。 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违反安全指令,在德黑兰基地召集紧急会议时被导弹击中,与会高层全数丧生。
伊朗于13日晚发动反击,向以色列发射约300枚弹道导弹和无人机。 部分导弹突破防御网,击中特拉维夫国防部附近区域,造成1人死亡、63人受伤。也门胡塞武装同步加入袭击,向以色列目标发射导弹。 约旦摄影师拍摄的视频显示,以军为拦截这些导弹消耗了34枚“箭-3”拦截弹、9枚“箭-2”拦截弹及39枚“萨德”拦截弹。 美国《新闻周刊》证实,此次动用的“萨德”导弹占全球库存总量15%-20%,单枚造价约1280万美元。
以色列央行行长披露,12天冲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9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1%。 税务部门统计显示,基础设施重建需追加13亿美元。 36万预备役人员征召导致高科技产业停摆,数万家企业濒临倒闭。 特拉维夫核心商业区遭袭后,房价单周暴跌12%。
6月21日,美军7架B-2隐身轰炸机从本土起飞,跨越大西洋向伊朗福尔多核设施投掷12枚GBU-57巨型钻地弹。 另有一架B-2轰炸纳坦兹核设施,海军潜艇同步发射30枚“战斧”巡航导弹。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评估称,福尔多地下隧道入口受损,但铀浓缩车间未遭结构性破坏,辐射水平维持正常。
停火后第三天,以色列空袭黎巴嫩南部真主党据点,并在加沙重启大规模军事行动。 国防部长卡茨公开威胁:“若伊朗重建核能力,以军将随时再次打击。”伊朗内政部长莫梅尼在遇难者国葬仪式上控诉:“美以承诺毫无价值。 ”伊朗政府宣布成立特别法律工作组,收集美以侵略证据准备国际诉讼。
6月26日,伊朗议会通过法案,正式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议长卡利巴夫指责该机构“与敌人勾结”。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宣称,冲突创造了与叙利亚谈判的“机会窗口”。 停火协议签署后48小时内,加沙地带至少13名平民死于以军空袭,当时他们正在面粉分发点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