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王传君在东京电影节捧起“最佳男演员”奖杯时,他的脸上没有喜悦,只有紧绷的沉默。 感言中,他称自己“配得感很低”,感谢同片女主角白百何和刘丹“照亮了在角落的我”。 这番低调的发言,与他身后席卷中文互联网的暴风骤雨形成刺眼对比——获奖不到24小时,这场本该属于中国电影的荣耀时刻,彻底演变成一场围绕资本、戏份与公正性的罗生门。
白百何的隐喻炸弹:三个猴子和“过河拆桥”
风波始于11月3日,白百何在微博发布“还能这么操作……”配以捂眼、捂耳、捂嘴的猴子表情包。 当时她IP地址已显示在国内,而东京电影节闭幕式尚未举行。 网友迅速扒出她同步更新的朋友圈:一幅“过河拆桥”漫画配文“得鱼忘筌”。 这两条充满暗示的内容,因时间点的敏感性迅速发酵。 有爆料称,《春树》作为一部白百何戏份占比超70%的大女主电影,王传君的出场时间不足40分钟,甚至少于女配角刘丹。 白百何的缺席颁奖礼和隐晦表态,被解读为对“配角压主夺奖”的不满。
剧组矛盾浮出水面:职场霸凌还是奖项交易?
11月6日,白百何发布长文将矛头直指剧组。 她澄清争议并非针对王传君获奖,而是控诉《春树》制片方的职业操守。 文中披露,11月3日制片人彭女士通知她“没有得奖,可提前回国”,且导演张律全程“隐身”。 她更重提釜山电影节旧怨:自费参加《罗目的黄昏》发布会后,新闻照中只有导演和制片人,她质问“我自费去为你们鼓掌的吗? ”。 长文还揭露导演曾以“赚钱给老婆治病”等理由打动她参演,最终却遭遇“不专业操作”。 这些细节将争议导向职场权力博弈,而非简单的奖项分配。
评审机制遭质疑:戏份少能否称帝?
面对“王传君戏份少为何能获奖”的质疑,东京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卡洛·沙特里安强调:“奖项评选不分主角或配角,唯一标准是表演本身。 ”评委桂纶镁解释,本届女性题材扎堆导致最佳女演员竞争激烈,而男演员选择有限,王传君的表演“用安静内敛表达了细微情感”。 但网友类比称此举如同“《芭比》里的肯拿到奥斯卡提名”。 亦有观点指出国际电影节并无“一部电影不能同时获男女主奖”的潜规则——2010年《观音山》在东京同时获最佳女主角和艺术贡献奖,2019年王景春、咏梅亦凭《地久天长》包揽柏林影帝后。
资本干预疑云:沪圈施压评委?
网络爆料称,《春树》的“沪圈”资方向评委文晏施压,要求必须让王传君获奖,否则将切断对其新片投资。 文晏迅速回应:“奖从来不是撕出来的”,称评选期间未接触任何片方,五位评委基于表演质量一致投票。 但网友扒出文晏与“沪圈”的关联,另有人以日本IP爆料说文晏“连坑白百何、范冰冰两位中国女星”。 尽管谣言汹涌,本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由日本电影《恒星的另一边》双女主福地桃子和河濑直美获得,侧面印证评委并未刻意压制华语女演员。
王传君的争议底色:从“我不喜欢”到影帝
王传君过往的争议体质亦被重提。 2017年他公开批评电影《摆渡人》时直言“我不喜欢”,几乎断送演艺前程。 为《我不是药神》中吕受益一角,他曾一天吃44个包子、两天不睡觉诠释病危状态。 此次获奖后,网友翻出其妻齐溪被质疑感情时间线、为女儿摘柿子被指溺爱等旧闻。 但支持者认为,王传君的演技突破有目共睹——《孤注一掷》中的反派陆秉坤与《春树》中松弛的成都青年,证明其可塑性。
行业信任危机:未映电影为何引发全民审判?
《春树》尚未在国内上映,观众仅能依靠片段和剧透评判表演,信息不对称放大了猜疑。 近年国产电影资本干预案例频发,如流量明星挤占实力演员戏份、投资方硬塞演员等,导致公众对评奖公正性本能存疑。 白百何与王传君的风波,折射出行业长期积累的信任赤字——即使结果公正,舆论仍倾向用“资源博弈”而非艺术标准解读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