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边,他们自己人好像还在为积分扣减这事儿沾沾自喜,仿佛这就等同于拿到了2026年世界杯C组的出线门票。这种心态,我报道体育十几年,见过不少,但每次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实是,四天后,也就是下周五,尼日利亚“超级鹰”就要在德班踢莱索托了。
德班,一座南非的城市。我特地去查了下,关于组织球迷前往客场支持国家队的配套方案,什么消息都没有。他们好像忘了,之前那次积分处罚带来的糟糕情绪,很可能会在对阵莱索托这场关键比赛里发酵。
真正让我觉得荒唐的是比赛场地的混乱,有消息说,南非足协确认10月10日南非对津巴布韦的世界杯预选赛在德班的摩西·马布海达体育场踢。紧接着另一条消息又说,莱索托和尼日利亚的比赛,同样在10月10日,却被安排在了南非波罗克瓦尼的彼得·莫卡巴体育场。日期相同,对手不同,但比赛场地信息却出现了两个版本。一场决定世界杯命运的预选赛,在比赛前几天,连场地信息都搞不清楚,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问号。这根本不是备战,这是在主动走入一场自己制造的混乱,或者说,一场伏击。
看到奥斯梅恩确定会参加这两场比赛的消息,算是一点安慰。但这种安慰很脆弱。球员的状态再好,也架不住后方持续不断的折腾。
按理说,错过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那次惨痛的教训,我们的足协官员、教练、球员,甚至是体育委员会的成员,都应该学到点什么。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那种熟悉的、临阵磨枪式的混乱感又回来了。我记得当年报道尼日利亚队冲击世界杯时,类似的行政失误就没断过,从后勤保障到奖金分配,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点岔子。现在看来,历史只是在重复它自己。
圈子里的一些传闻,比如谁谁谁因为副总统的关系才保住帅位,这种事我不想多评论,因为没有确凿证据。但有一点是公开记录在案的:我们并不缺有能力的人。像阿穆尼克,他参加过国际足联和非洲足联的多次教练研讨会,在各种技术委员会里任职,履历非常光鲜。还有像乌格巴德,他是1985年在中国赢得首届U16世少赛冠军的那支尼日利亚队的队长。这些都是真正懂足球、有国际视野的人。
可结果呢?我们拥有这样的人才储备,却依然在为一场关键预选赛的场地信息而头疼。这说明问题不在于足球本身,而在于管理足球的人和机制。球员在场上拼尽全力,教练组绞尽脑汁,但比赛之外的这些事情,却能轻易地把所有努力都给抵消掉。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球迷的处境更尴尬,远征德班,没有官方组织的助威团,没有相应的旅行支持计划。这意味着“超级鹰”将在一个中立场地,面对一个因为积分问题可能心怀芥蒂的对手,而且还没有自己坚实的“第12人”。这几乎是把所有不利因素都凑齐了。客场作战,本来就难,现在简直是难上加难。
这场对莱索托的比赛,现在看来,胜负的天平已经不完全取决于球员在场上的90分钟了。场外的这些混乱,这些低级失误,正在一点点蚕食球队的士气和专注度。希望球员们能顶住压力吧,但作为一名跟了这么多年的记者,我的乐观情绪实在不多。你不能指望一支连去哪里比赛都要靠猜的球队,能稳定地发挥出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