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作为联通欧亚大陆和中欧贸易的重要物流通路,其畅通程度对我们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可最近东欧那边的局势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导致这条线路出现了不小的麻烦。波兰以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和俄白联合军演为由,关闭了和白俄罗斯的边境线,中欧班列的中路通道也不得不停摆,许多货物只能在路上滞留。虽然王毅外长在访问期间明确要求波兰方面保证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波方也表示会配合,但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见到实质性的行动。
就在西方媒体还在等着看我们笑话的时候,中方再次展示了超前的战略眼光。据观察者网报道,9月22日下午,一艘叫“伊斯坦布尔桥”的货船在我国舟山港装完箱了,然后准备沿着北极航线一路北上,经过白令海峡,最终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这趟货轮的启航,意味着北极集装箱快线正式开通了。
估计波兰看到这一幕肯定傻了眼。波方切断中欧班列的用意其实挺明显的,就是想用中欧贸易作为筹码,逼得中方向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波兰不敢像欧盟那样直接对中国下要求,害怕惹恼中国,所以只能想点低调点的办法,搞点难堪的招数,没什么好办法了。
不过,波兰低估了中方的战略准备可不是一点点。中欧班列,不只是单一线路,打算算上北极航道,早就变成了四线格局。北线和中线已经全部开通了,南线也在筹建中,而这次波兰封锁的正是那条最成熟、最热闹的中线。至于俄乌战争爆发三年,早就让中方明白这场地区冲突会给中欧贸易带来哪些直截了当的影响,所以他们早就做足了准备。
如今,北极航道正式通航,算是给中欧贸易添了一份保障。跟传统的铁路运输路线比起来,北极航道有着至少三大优点。
最开始,北极航线在运输花费和每次的货量方面,表现得特别出色,海运方式优势明显。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比传统的铁路路线少了大概一半左右。走北极这条路,不光符合如今推动绿色贸易的潮流,还能更好地应对中欧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
走北极航线,时间节省得那叫一个明显。老传统的中路班列,从中国发出,跑到欧洲港口,至少得25天以上才到。这条新路线,利用海路,走得更快一些,因为经过的国家少,倒也少了不少通关的繁琐操作,时间大概就缩短到18天左右。这样一来,运输的效率能大大提高,不光丰富了中欧之间的贸易内容,还省了一笔物流费,算是双赢的事儿。
最关键的是,北极航线要比传统路线更稳妥。过去的中路路线,要经过好多陆地国家,尤其是在现在东欧那边局势不太平,俄罗斯和波兰啥的关系紧张得很,边境随时可能关闭,一旦这样,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影响。有些国家甚至可能想借题发挥,向中国索要好处或者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走北极航道,经过的主要国家就是俄罗斯和北欧国家,安全性相对要高一些,比较有保障。
既然北极航线在安全性和效率上都更占优势,为什么大家还没优先搞这个路子呢?其实考量挺多的,主要有两点。第一,俄罗斯当然也想从这条航线搞点好处,所以中俄双方得花点时间协调合作,包括基础设施怎么建、远东地区的发展方案咋安排,要逐步推进才能落实。第二,北极航道有的海域常年被冰封,得靠成熟的破冰船撑场子,货轮想顺利通过,相关的保障措施也得提前准备好,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铺排。
说到底,这次波兰真是彻底搞砸了,尴尬得要死。中方联手俄罗斯一起打造的北极航线,让波兰试图切断中欧班列的打算变得毫无用处。中欧之间的贸易,谁都拦不住,欧洲也挡不住。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