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娃哈哈瓶盖变“公章”?创意背后是学生实习之痛!
意昂体育介绍
娃哈哈瓶盖变“公章”?创意背后是学生实习之痛!
发布日期:2025-09-18 19:54    点击次数:84

一个饮料瓶盖在印泥里轻轻一蘸,再稳稳按在纸上,瞬间变成一个清晰的红色“印章”——这看似荒诞的场景,正在无数学生的实习证明上真实上演。

最近,“娃哈哈瓶盖当公章”的话题引爆网络,冲上热搜榜首。网友们发现,娃哈哈瓶盖内侧独特的放射状凸起纹路和中心圆形凹陷,蘸上印泥按压后能形成极似公章的红色印记。

这本是工业设计的无意巧合,却成了众多学生应对实习证明要求的“救命稻草”。甚至有人钻研出“进阶玩法”——通过旋转无字瓶盖,盖出模糊红圈模仿公章上的复杂图案。

01 瓶盖巧设计,无意成“公章”

娃哈哈瓶盖之所以能被“委以重任”,源于其独特的设计。这些瓶盖的直径与常见公章、业务专用章尺寸接近。

其内侧的放射状凸起纹路与中心圆形凹陷结构,蘸上印泥按压后,边缘会出现星星点点的“星芒”,中心则形成一块圆形留白,整体效果与真正的公章惊人相似。

这种设计原本是为了密封和防伪,却意外地成为了“公章平替”,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尝试和分享。有网友直接发布视频展示如何用瓶盖制作“实习证明”。

02 实习证明难,学生显“神通”

这看似创意的背后,实则是高校学生的无奈之举。部分高校将实习证明与毕业证挂钩,甚至强制要求学生提交盖有“知名企业公章”的实习证明,否则就扣发毕业证。

然而,现实中大企业实习岗位竞争激烈,普通学生很难获得实习机会。面对毕业的“硬指标”,学生们只能另寻出路,娃哈哈瓶盖这类“公章平替”便成了无奈之选。

除了娃哈哈瓶盖,万金油盒子、化妆品瓶盖等日用品也被开发成“公章替代品”。此前,云南就有10名学生借用同一家小卖部盖章,结果被班主任质问:“哪家小卖部能招十个大学生?”

03 形式主义盛,实习变“盖章”

高校要求学生实习的本意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但如今却演变成一场“盖章闹剧”。学校只看重实习证明这一结果,忽视了实习过程的监督与指导。

对学生而言,这种被迫造假不仅无法提升自身能力,还违背了诚信原则。从长远看,虚假的实习经历进入就业市场,也会扰乱人才评价秩序,让真正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失去公平竞争机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双敏教授强调:“实习单位盖公章这是一个普遍的、必要的一个要求,你到单位去实习了,怎么来认可,那肯定得要实习单位给你加盖公章。”

04 专家发声音,瓶盖难“过关”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明确表示瓶盖冒充公章无法蒙混过关。徐双敏教授指出:“我们通常说的公章,是有严格的规范的要求的,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买个萝卜刻个章,不是一个瓶盖就能糊弄过去的。”

公章有严格的制作和审核标准,学校在认可实习证明时,对公章的真实性也会进行核验,绝非简单印记可蒙混过关。实习证明需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核心是确保实习经历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娃哈哈客服也回应称:“这种实习章盖了也没用,会跟公司反馈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一情况,有问题肯定会去核查。”

05 破解困局,需多方努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必须重新审视实习要求,不能将“盖章”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应注重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收获。

学校可以主动与企业合作,拓宽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实习机会;同时,加强对实习过程的跟踪管理,用实际行动取代简单粗暴的“盖章考核”。

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更多元化,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收获,而非一纸盖有公章的证明。实习的本质是学习与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收集印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双敏教授指出,公章有严格的制作和审核标准,“绝非简单印记可蒙混过关”。

学校在认可实习证明时,会对公章的真实性进行核验。那些用瓶盖盖出的“印章”,即使外形略有相似,也无法真正替代单位公章的法律效力和认证功能。

比起用瓶盖伪造的“公章”,学生在实习中积累的真才实学,才是他们未来就业路上最坚实的“印章”。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