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把全球记者拉进红军城“现场开奖”这事儿,简直比战争本身还精彩。
这操作骚得,让人一时分不清他是在打仗,还是在拍一部叫《现实》的战争大片,然后把全世界媒体都请来当群演。
泽连斯基那边几乎是秒回:“违法!”
这话一出,空气都尴尬了三秒。
兄弟,你得先搞清楚,你家的法律,现在还管得到那儿吗?
这就好比你家院子被邻居占了,你还冲着邻居喊:“你在我家院子里随地吐痰是违法的!”
多少有点黑色幽默了。
这场戏的高潮,不在于俄军坦克碾过了哪条街,而在于普京手里那封“邀请函”。
这玩意儿一发出来,等于直接掀了桌子,把过去两年西方媒体精心编织的“乌军节节胜利,俄军深陷泥潭”的故事剧本,撕了个粉碎。
你们不是天天在报纸上、电视里说红军城是“俄军噩梦”吗?
来,别光说不练,机票我给出,你们自己进来拍,现场直播,360度无死角。
这招狠就狠在,它不是军事打击,是“认知作战”的核武器。
它在告诉全世界:游戏规则变了,现在我才是庄家,我来发牌。
咱们把镜头拉回到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本身。
这地方可不是什么随便挑的“网红打卡点”,它是整个乌东防线的“承重墙”。
丢了它,意味着乌克兰经营了十多年的顿巴斯防御体系,那套号称按照“北约标准”打造的、密密麻麻的地堡和反炮火系统,被俄军硬生生给“啃穿了”。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被人废了丹田,外表看着还行,其实内功已经散了。
在这之前,乌军还搞了次“奇迹”般的突袭。
一支叫“黑鹰小队”的特种部队,跟好莱坞大片似的被空投下去,据说要去捞一个北约的高级军官。
结果呢?
电影里主角光环附体,现实是直升机被打成废铁,11名特种兵全军覆没,连根毛都没捞着。
这次灾难性的失败,基本就是给红军城的失守,盖上了最后一个确认章。
军事上的失败,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是更致命的战略崩塌。
泽连斯基这两年,就像个到处找投资的创业者,不停地飞华盛顿。
结果呢?
2月份去,被特朗普团队的人当面训:“你拿几百万人的命在赌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话传回乌克兰,他那个“战时英雄”的人设,瞬间裂开了一道缝。
到了10月再去,更是被羞辱到家。
《路透社》的记者说,特朗普连装都懒得装了,直接把普京在阿拉斯加提的停战条件,“照本宣科”地念给了泽连斯基听——割地,马上!
这哪是盟友啊,这简直就是老板打发一个搞砸了项目的部门经理。
美国这番操作,等于明着告诉全世界:乌克兰这盘棋,我们不玩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国际关系专家米尔斯海默早就说了,美国和欧洲对乌克兰早就“不抱希望”。
这话虽然扎心,但很实在。
欧洲自己被能源、通胀搞得焦头烂额,哪还有余粮去支持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美国呢?
人家的战略重心早就挪到亚太和中东去了。
乌克兰,就这样成了那个被忘在酒桌上的“前任盟友”。
所以你看,普京邀请记者这一手,时机抓得多准。
他就是在军事胜利和外交胜利的双重背景下,发起了一场舆论总攻。
他要用记者的镜头,把“俄军胜利”这个事实,像钉子一样钉进全球观众的脑子里。
泽连斯基的“违法”抗议,在这种赤裸裸的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这就像两个拳击手在台上,一个已经被打得摇摇欲坠,另一个却不急着KO,而是停下来,对着台下的观众和裁判说:“大家看清楚了,是他先站不稳的。”
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乌克兰能不能赢,而是还能守住什么。
顿巴斯丢了,下一步就是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再往西,就是一马平川的第聂伯河。
俄罗斯开战时提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中立化”三大目标,听着挺玄乎,现在好像都在一步步兑现。
战争就是这样,它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当一方已经把胜利果实摆在桌上,请全世界来品尝时,另一方还在纠结这果子是不是合法采摘的,那这场仗,其实已经打完了。
剩下的,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