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国女排副攻人才不断,王奥芊刚崭露头角,15岁陈晓辉又冒出
新闻动态
中国女排副攻人才不断,王奥芊刚崭露头角,15岁陈晓辉又冒出
发布日期:2025-07-18 16:37    点击次数:133

中国女排副攻人才层出不穷,王奥芊还没上位,又冒出一位15岁新星

副攻这个位置,中国女排好像从来没过缺口,谁都想象不到更早一点的时候,副攻连人都不够用,要老将一打再打一场接一场,从头拼到尾。时间很长,曹慧英、周晓兰、梁艳三个人,像中流砥柱撑着整支队伍,大家都在找接班人。等到李月明、王怡、吴咏梅那个时代,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冒头,每次看到名单,总有人觉得,中国女排副攻是传了火种,断不了。

等到电视机前熟悉的赵蕊蕊、张萍、刘亚男,冲在最前线,拿世界冠军,副攻就彻底成了中国女排的金字招牌。再后面,不管是马蕴雯、杨珺菁还是徐云丽、颜妮,袁心玥,整个排球圈都说,中国女排的副攻,别人是追不上。队伍成绩有起有落,可副攻从没落下过。每次十年回看,总能数出一长串名字,基本没断档。后面大家只会感叹,这面大旗,总有人拿得起来。

现在是洛杉矶奥运周期,队伍大换血,很多老将离开舞台,副攻还是保住了底线,王媛媛成了副攻线上压阵的人。很多人只看到王媛媛每场比赛顶着压力,进攻节奏,防守拦网,还一边带着陈厚羽、王奥芊这些00后小姑娘,去打世界顶级比赛。国家队的副攻,明显能感受到换天了。新晋副攻的技术还没达到峰值,可身体素质、移动速度,眼神和现场的反应快得很,大家都能看到天赋,差的就是时间和比赛历练。

中国女排副攻,真的就是这样一茬接一茬,根本断不了。17岁的王奥芊,才刚刚替补打进国家队名单,还没真的坐住主力,U19女排就又冒出新星。大家看球看的就是这种传承,才几年工夫,U19世青赛名单里冒出来一个15岁的副攻少女,这速度,实在惊喜。关注中国女排梯队的人都知道,U19队里,张籽萱、王奥芊、杨舒茗这些适龄尖子被提前抽调国家队,原先以为副攻会变弱,没想到这批00后小将稳得很,甚至年小的能打主力,气场完全不输成年人。

16岁的金佳宝,15岁的陈晓辉、郭中楠,一个比一个有特点,打世青赛都能顶住节奏,这种景象几年没见到过。这届U19副攻,给了排球圈很大信心。特别是陈晓辉,这个00后小姑娘被反复提起,很多人连号码都背下来了,就是想看她能突破到什么程度。

陈晓辉,江苏队体系培养出来的副攻,看比赛现场,就觉得眼睛亮得很清楚。2009年7月,刚刚15岁,第一次在U16亚锦赛公开出场,技术动作很规整,主要是气质和准备状态特别扎实。当时,不到16岁的小女孩站在赛场,一点都不怯场。和同年龄球员比,陈晓辉最大优势不是个头,是很敢打,心气还很足。球场上节奏,拦网判断、进攻落点、跑动接应,全部拿分和防守数据都能看出来,U16亚锦赛,陈晓辉拿下拦网得分第三,高出同级一头。

更让人记住的是江苏女排的培养细节,两位09年出生的副攻,陈晓辉和郭中楠,站在一起个头、风格都挺像,都超过190,站在三号位时都有气场。两人平时配合得多,打法却各有章法。陈晓辉,速度快,动作干净,球感好,场上小球跟进,移动拦网都很突出。最关键,大赛时一点不怯场,打重要分数,越是胶着局点越能站出来。郭中楠,抓细节,基本功扎实,发力和适应变化更强,比赛里能看到很多巧劲。两个人多数时间被教练组合放在不同阵容里,就是给队伍更多战术选择。

看数据,陈晓辉从U16亚锦赛到U19世青赛,副攻线上得分第二高,进攻成功率稳定在45%左右,移动拦网覆盖范围大,防守效率能带动全队气势。网络上,很多排球迷都在重复一个观点:中国女排副攻线,又稳了。陈晓辉最大短板,也很明显——身高。现在190出头,陈晓辉父母个头都在江苏传统体育世家,后续应该还有生长期。如果真能长到194,副攻线直接补齐超级天赋。

陈晓辉和郭中楠区别,从场上风格很清晰。陈晓辉进攻速度快,一改传统副攻“小高点慢节奏”,主打快球冲击,拦网移动覆盖半场,场上呼应后排攻守很快融入球队,和国家队的风格靠拢,观赛时能看出各队主攻很依赖她的串联。郭中楠强在最后一下的韧劲,低平球和高点暴扣都能有动作,后排拦防统计更惊喜。场上的两位,陈晓辉属于一打重要分就爆发的场面型球员,遇到困难局点往往是她挑大梁,不容易失误,小球串联和二次进攻环节都能看到规划。

赛后和球迷互动的时候,只要陈晓辉发挥好,社交平台留言会直接刷屏,有个网友晒现场照片,说,“场上的人都紧张,她不像打国际比赛,倒是一脸轻松”。主教练点评陈晓辉,提到她稳定后场组织,临场反应快,“控球意识已经到了成年队水平”。教练组对副攻的要求一直高,没想15岁能有这种气场。职业队队友透露,陈晓辉训练都很拼,去年刚升上一队就跟着成年队磨合防守,反应快是最大标签。

看现场,陈晓辉进攻打出节奏,副攻和主攻呼应,分差逐渐拉开,每进一分教练鼓励,她自己也很兴奋。对比之前新人副攻,陈晓辉上手比原来00后一批快一些,打世界青少年大赛表现更稳定,很多技术环节已经达到成年队的“后备标准”。未来新人扎堆,每次组队,副攻可能都是最难选择的。技术、身高、气质、成长空间都具备,后面还要看比赛经验能不能快速积累。

副攻这个位置,重在代代相传,梯队建设决定着国家队的整体水平。中国女排每次出新人,大家看重的,不只是数据和天赋,更是能不能顶住大场面,能不能成长为主心骨型球员。现在副攻线,王媛媛压阵,王奥芊正在崛起,王奥芊刚冒头,陈晓辉又冲了上来,中国女排的副攻真的没有断层。哪怕成绩低谷,也总有人把副攻的位置稳稳捏住。哪怕要再等几年,看到这批新人已经站在国际赛场,未来几年,中国女排的副攻说不准就迎来一个新高峰。

新一代副攻,路还很长,期待这些小将尽快吸取高水平比赛经验。交棒的时候,总能看到希望。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队伍需要的正是这种多样性。副攻位置的荣誉和责任,始终属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姑娘们。谁会成为下一个高峰的引领者?中国女排副攻的未来,就在她们中间。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