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国家医保局”:25省份、近9成统筹区将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新闻动态
“国家医保局”:25省份、近9成统筹区将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发布日期:2025-10-26 20:49    点击次数:68

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0日,全国生育津贴发放方式改革持续推进,预计到2025年11月1日,全国将有25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参保个人,覆盖全国近九成的医保统筹区,标志着我国生育保障体系迈入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新阶段。

一、政策进展:从“单位申领”到“个人直发”的重大转变

过去,生育津贴多由用人单位代为申领并转付给职工,存在到账慢、流程繁、企业垫资压力大、个别单位克扣或拖欠等风险。如今,随着医保信息化建设加速,多地已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极大提升了参保女职工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 已实现全省(区)生育津贴直发的省份(25个)

截至2025年11月1日,以下省份及地区将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 尚未完全实现的地区(7个)

目前北京、天津、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新疆等省份尚未实现全省范围内的个人直发,但部分统筹区已试点推进,预计将在未来逐步覆盖。

二、典型地区政策亮点

🌟 陕西省

● 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参保女职工本人。

● 政策依据:《关于全面推行将生育津贴发放至职工本人的通知》。

🌟 安徽省

● 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现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 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至参保人。

● 实现“就医即报销、出院即到账”的一体化服务。

🌟 四川省

● 自2025年9月1日起,调整申领方式,由职工或其委托人申请,医保机构直接发放至个人。

● 强调“按程序发放”,提升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 江苏省

● 已正式发文,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在全省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

● 政策亮点:

○ 女职工无需准备材料,产假结束后津贴自动到账;

○ 一胎顺产生育津贴可达2.5万元以上(以南京最低缴费基数计算);

○ 失业女性也可一次性领取3个月失业金作为生育支持。

🌟 重庆市

● 推出“智能申领”系统,实现:

○ 自动核验生育信息;

○ 智能计算津贴金额;

○ 资金支付到卡,全流程线上办理。

● 2025年1-2月已向超2万名女职工发放超2.57亿元。

🌟 郑州市

● 自2024年12月起优化发放路径,生育津贴一次性发放至个人银行账户。

● 到账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截至2025年2月已发放2880万元。

🌟 浙江省

● 自2025年7月1日起优化发放方式,实现“无感申办”。

● 参保人可通过“浙里办”APP扫码上传信息,系统自动审核拨付。

● 黄岩区已有481人享受新政,总金额超1035万元。

三、生育津贴“个人直发”的三大优势

1. 提速增效

消除单位中转环节,到账时间平均缩短50%,部分地区审核后15个工作日内到账。

2. 保障权益

避免企业挪用、拖欠,尤其保护灵活就业人员、中小微企业员工等弱势群体。

3. 减负企业

单位无需垫资、无需办理繁琐手续,减轻HR工作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四、申领方式与注意事项

✅ 常见申领方式(因地而异)

1. 线上办理:

○ 登录地方医保平台或政务APP(如“浙里办”“鄂医保”“渝快办”等);

○ 上传身份证、生育证明、银行卡信息;

○ 系统自动核验并审核发放。

2. 医院端直办:

○ 在定点医疗机构分娩时,扫描“生育登记二维码”上传资料,实现“出院即到账”。

3. 线下办理:

○ 到医保经办大厅或派驻窗口提交材料。

⚠️ 注意事项

● 申领时限:一般要求在产后或术后次年12月31日前提出申请。

● 参保要求:需连续缴纳生育保险满12个月(部分地区放宽至6个月)。

● 计算标准:津贴金额通常与单位平均工资挂钩;灵活就业人员按统筹区标准执行。

● 异地生育:支持直发,但需提前完成异地就医备案。

● 特殊群体: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部分仍按原规定执行,暂不纳入直发范围。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不仅是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更是国家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一步。它让每一位母亲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制度的温度与尊严。随着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将成为更适宜生育、更尊重女性价值的社会。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