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为何中日恩怨难了?日本专家求解: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众多,为何独对中国耿耿于怀?
新闻动态
为何中日恩怨难了?日本专家求解: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众多,为何独对中国耿耿于怀?
发布日期:2025-10-09 01:01    点击次数:80

有位日本专家抛出过一个问题,听着挺有道理:历史上欺负过中国的国家多了去了,怎么你们中国人好像就揪着日本不放,这仇恨怎么就这么刻骨铭心?

这个问题,其实掰开了看,一点都不复杂。因为在所有那些踏上我们土地的过客里,只有日本,是真真切切地想让我们这个民族从地球上消失的。它不光想要你的钱,它还想要你的命,要你子子孙孙都再也别姓中国姓。

强盗和灭门是两码事

近代史,翻开就是一部屈辱史,这我们认。荷兰人来过,占了我们的台湾;英国人更狠,用鸦片和军舰砸开了国门。后来还有八国联军,一群强盗在北京城里放火,把圆明园烧成了废墟。哪一桩哪一件,说起来不让人心口堵得慌?

但你看,那些西方的列强,他们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求财。他们就像闯进你家里的悍匪,抢走金银财宝,再逼你签个字画个押,承认他是你大爷,然后揣着抢来的东西就走了。家被抢了,我们可以咬着牙再挣回来,但只要家还在,人还在,就总有希望。

可日本不一样。它不是抢匪,它是灭门的仇人。那场长达十多载的侵略,三千五百万同胞的伤亡,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绝户之痛?仅仅一个南京,三十万放下武器的军人和手无寸铁的百姓,就这么惨死在屠刀之下。这不是抢劫,这是种族灭绝。

日本法西斯要的,是连根拔起的占领。他们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建立他们的“王道乐土”。他们在占领区搞“奴化教育”,逼着我们的孩子学日语,喊日本话的“爸爸”、“妈妈”。他要挖了你的根,断了你的魂,让你忘了自己是谁。

战争的底线在哪里

更可怕的是,有些行为,已经完全突破了“战争”的范畴,甚至突破了人类作为生物的底线。比如那个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那不是军队,那是一群披着人皮的魔鬼。

他们用活生生的同胞做细菌实验,搞活体解剖,测试极限环境下的生理反应。这些反人类的暴行,其残忍程度,让地狱都显得慈眉善目。这跟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性质上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对文明的摧残,一个是对人性的彻底践踏。

战争结束后,我们以为,血流了那么多,总该能换来一句像样的忏悔吧?结果呢,我们等来的是什么?是在东京审判的法庭上,东条英机那帮战犯们毫无悔意的嘴脸。他们甚至恬不知耻地说,发动战争是为了“从白人手中解放亚洲”。

这种黑白颠倒的逻辑,让每一个受害的中国人感到彻骨的冰寒。后来,我们为了大局,放弃了战争赔款,但这份善意,也没能换来日本政府一声发自肺腑的“对不起”。

道歉比再捅一刀还难吗

我们都记得那个为南京大屠杀奔走呼号的女子,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她用尽生命的热情,写出了那本《南京大屠杀》,把那段被某些人刻意掩埋的历史,血淋淋地展示给了全世界。

她只是想为那三十万冤魂讨一个公道,让世界知道真相。可她等来的,却是日本右翼势力无休止的谩骂、骚扰和死亡威胁。他们在寄给她的信里夹着子弹,骂她是“谎言的制造者”。

最终,这位勇敢的女性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崩溃了。2004年,她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仅38岁的生命。而那些把她逼上绝路的日本右翼,竟然为此暗自弹冠相庆,说总算少了个“大麻烦”。

相比之下,德国总理可以为了纳粹的罪行,在华沙的纪念碑前毅然下跪。而日本的政客们,却连正视历史的勇气都没有,甚至还在受害者的伤口上,狠狠地再踩上一脚。

邻居家的狼又在磨牙了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不是反思,而是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那个靖国神社,里面供奉着双手沾满我们同胞鲜血的甲级战犯,却成了日本政客们年年“打卡”的“圣地”。每一次参拜,都是对我们民族感情的一次公开凌辱。

他们一边在教科书里篡改历史,把侵略美化成“进入”;一边又在现实中蠢蠢欲动,妄图修改和平宪法,挣脱战后秩序的束缚,重新武装自己。

在中国最核心的利益问题上,他们更是频频挑衅。前首相安倍晋三公然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种想再次染指我们领土的野心,几乎都不加掩饰了。还有钓鱼岛,那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地方,他们却至今贼心不死。

笔者以为

所以,当那位日本专家还在纳闷“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恨我们”的时候,他或许最该做的,是回家翻翻自己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当然,是未经修改的那一版。你们在中国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时候,可曾问过一句为什么?我们从未踏上过你们的土地,你们又为何要对我们下此毒手?

时间可以抚平很多东西,但抹不去刻在骨血里的记忆。这种恨,不是无缘无故的迁怒,而是源于那场亡国灭种的切肤之痛,以及直到今天,加害者依然拒绝承认罪行,甚至时常流露出的,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傲慢与野心。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