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盯着手机上的工资单,看到10万元奖金被扣除的那一刻,她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立刻冲进主任办公室,对着王主任大声质问。
“我母亲得了晚期乳腺癌,我请了三天假陪她去化疗,你就扣了我10万奖金?”
王志强头也没抬,语气冷淡地说:“医院有规定,私自请假就得承担后果。”
张丽娜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道:“好,从今天开始,我拒绝接任何手术。”
三个月后,王志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01
2024年3月15日,这平凡的周五,对于39岁的张丽娜来说,成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上午10点,人事科的小赵拿着工资单敲开了妇科办公室的门。
“张医生,这是您这个月的工资单。”小赵的神情有些尴尬,似乎想说什么又止住了。
张丽娜接过工资单,快速扫过各项明细:基本工资9000元,绩效奖金15000元,科研津贴4000元,然后是一堆扣款项目。
当她看到最后一行时,整个人愣住了:“违规请假扣款:100000元”。
“这是怎么回事?”张丽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小赵低着头,小声解释:“张医生,您上个月请了三天假,影响了科室的手术安排,所以按照新规定……”
“所以就扣了我10万?”张丽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0万元,这几乎是她四个月的基本工资,是她年终奖金的大半,更是母亲下个月化疗费用的全部来源。
张丽娜回忆起三天前的情景,当时她接到医院的电话,得知母亲体检发现乳腺癌晚期,作为独女,她必须陪母亲去省肿瘤医院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那三天,是母亲人生中最恐惧的时光。
第一天,母亲接受了各种检查:CT、核磁共振、PET-CT、血液化验,老人家一辈子没做过这么多检查,每一项都让她紧张得手脚发抖。
第二天,母女俩在医院走廊里等结果,足足等了一整天,张丽娜握着母亲的手,能感受到她掌心的冷汗和低低的叹息。
第三天,医生宣布了结果:“乳腺癌晚期,建议保守治疗。”那个瞬间,母亲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力气。
张丽娜清楚地记得,母亲颤抖着问:“闺女,我还能活多久?”
作为妇科医生,张丽娜比任何人都明白乳腺癌晚期的严重性,但作为女儿,她强装希望地说:“妈,咱们好好治疗,肯定能好起来。”
那三天,张丽娜没有接听任何工作电话,全心全意陪在母亲身边,她以为这理所应当,毕竟医院还有其他医生,三天时间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可现在,王志强却告诉她,这三天的陪伴代价高达10万元。
张丽娜拿着工资单,怒气冲冲地闯进了王志强的办公室。
王志强正低头审阅文件,看到张丽娜进来,头都没抬:“有事?”
“王主任,这扣款是怎么回事?”张丽娜把工资单重重拍在桌上。
王志强瞥了一眼工资单,语气平静地说:“你上个月请假三天,影响了两台重要手术,科室损失不小。”
“损失不小?”张丽娜的声音陡然提高:“我请假前明明安排好了,手术可以推迟或者交给其他医生。”
“其他医生?”王志强冷笑一声:“你以为其他医生的技术能跟你比?那两台手术,一台是卵巢癌根治术,一台是子宫内膜癌手术,除了你,谁敢轻易接?”
“那我总不能不管我母亲吧!”张丽娜的情绪激动起来:“我母亲得了晚期癌症,我陪她三天有错吗?”
“错不错我不管,医院有规章制度。”王志强的语气更加冰冷:“私人请假影响工作,就得承担经济后果,这是上个月科室会议定的新规定,你当时也在场。”
02
张丽娜回忆起那次会议,王志强确实提出要严格管理,强化请假制度,但她没想到这规定会如此不近人情。
“10万块钱,王主任,这可不是小数目。”张丽娜试图让对方理解:“我母亲现在急需钱治病……”
“这是你的私事。”王志强打断她:“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我们得为整个科室的效益负责。”
张丽娜站在那里,感觉胸口像是被一块石头压住,喘不过气。
12年来,从住院医师到副主任医师,她在这家医院兢兢业业,挽救了无数患者,为医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可现在,仅仅因为陪母亲三天,就被扣了10万块钱。
“王主任,你觉得这样公平吗?”张丽娜的声音平静,但透着一股让人心悸的冷意。
“公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叫公平。”王志强合上文件,语气不容置疑。
张丽娜看着这位比她大14岁的主任,曾经的同事,如今的上司,突然觉得陌生无比。
王志强技术平平,但靠资历和人脉在两年前当上了主任,张丽娜一直以为两人关系还算融洽,至少在工作上彼此尊重。
但现在她明白了,在王志强眼里,她只是个可以随意拿捏的下属。
“好,我明白了。”张丽娜拿起工资单,转身走向门口。
“等等!”王志强叫住她:“下周二有个卵巢癌手术,你来主刀。”
张丽娜在门口停下脚步,头也没回:“我拒绝。”
“你说什么?”王志强以为自己听错了。
张丽娜转过身,眼神冷如冰霜:“我说,我拒绝主刀,从今天起,我不接任何手术。”
“张丽娜,你别耍脾气!”王志强猛地站了起来。
“我没耍脾气。”张丽娜语气依旧平静:“你不是说规章制度最重要吗?那我就严格按规定办事,医生的基本职责是看门诊、写病历、查房,手术是额外工作,既然额外工作没保障,我为什么要做?”
说完,张丽娜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办公室。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妇科。
张丽娜“罢工”了。
准确来说,她没有真的罢工,而是严格按照医院基本规定工作:准时上班,认真看门诊,仔细写病历,按时查房,除了不做手术,其他工作一丝不苟。
同事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表示理解:“换成我,我也咽不下这口气,10万块钱说扣就扣,太离谱了。”
有人担忧:“她这样下去怎么办?复杂手术没人做了,科室怎么办?”
也有人冷嘲热讽:“平时看她多厉害,现在还不是得听主任的?”
但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需要复杂手术的患者。
妇科一共有6名医生:王志强主任技术一般,主要负责管理;张丽娜是技术最强的副主任医师;还有三个主治医师和一个住院医师,技术水平都远不如她。
在妇科,手术难度分级很明确:
一级手术:简单的子宫肌瘤切除、卵巢囊肿剥除等,住院医师就能完成。
二级手术:标准的子宫全切、卵巢肿瘤切除等,主治医师可以独立操作。
三级手术:复杂的子宫内膜癌、早期卵巢癌等,需要副主任以上级别。
四级手术:晚期卵巢癌根治术、复杂宫颈癌手术、高风险子宫内膜癌手术,整个科室只有张丽娜能胜任。
现在张丽娜不做手术,意味着所有四级手术无法开展,三级手术也只能勉强应付。
03
第一周,科室推掉了两台四级手术,对外宣称“主刀医生出差学习”。
第二周,一台标准的子宫内膜癌手术因主刀医生经验不足,从预计4小时拖到了8小时,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
第三周,情况开始失控。
刘主任是科室资历最老的医生,54岁,离退休还有6年,他的技术排第二,但和张丽娜比仍有不小差距。
这天上午,一个外地患者家属找到他:“刘医生,我们从河南专程赶来,听说你们医院的张丽娜医生技术特别好,能不能请她给我妈妈做手术?”
患者是65岁的老人,诊断为晚期卵巢癌,手术难度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大出血或器官损伤。
刘主任看着CT片子,心里没底,这种手术他做过几次,但成功率不高,若是张丽娜来做,成功率至少有90%。
“患者家属,张医生最近……”刘主任不知该如何解释。
“刘医生,我妈妈都65岁了,这是她最后的手术机会。”患者的女儿眼含泪水:“我们全家借了30万,就指望这次手术能救她。”
刘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医生,他希望每个患者都能得到最好治疗,但现在最好的医生却不肯上手术台。
“我去和张医生沟通一下。”刘主任最后说道。
下午,刘主任找到正在门诊的张丽娜。
“丽娜,有个晚期卵巢癌的病人,家属点名要你做手术。”
张丽娜头也没抬:“我不做手术了,你们都知道的。”
“我知道,但这个病人……”刘主任把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家属大老远跑来,就是冲着你的技术。”
“冲着我的技术?”张丽娜抬起头,冷笑一声:“那王主任扣我10万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我的技术?”
刘主任叹了口气:“丽娜,我明白你很生气,但病人是无辜的。”
“刘哥,你说得对,病人是无辜的。”张丽娜放下病历:“但我想问,如果这医院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给医生,连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病人真的能放心在这里治疗吗?”
刘主任被问得哑口无言。
张丽娜继续说:“今天王主任能因为我陪母亲而扣我10万,明天他就能因为你家人有事扣你的钱,后天他就能随便找理由惩罚任何人,这样的管理制度,医生还能安心工作吗?”
“那你就打算一直这样下去?”刘主任问。
“直到他们认识到问题有多严重。”张丽娜语气坚定:“刘哥,我不是在闹脾气,我是在为所有医生争取最起码的尊严。”
刘主任沉默良久,拍了拍张丽娜的肩膀:“我支持你,但希望这件事能早点解决。”
张丽娜的“罢工”进入第二个月,影响越来越大。
医院的投诉率明显上升,患者家属不理解为什么手术要等那么久,为什么原本能做的复杂手术现在说“技术不够”。
更严重的是,不少慕名而来的患者转去了其他医院。
04
妇科的收入开始下滑,去年同期月收入900万,今年只有650万,这250万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每个人的奖金。
其他医生开始有怨言。
主治医师小周私下抱怨:“张医生这样下去,我们的奖金都要泡汤了。”
住院医师小钱更直接:“她跟王主任有矛盾,凭什么让我们跟着吃亏?”
只有护士长李姐力挺张丽娜:“你们别只顾眼前的损失,想想张医生这些年为科室做了多少贡献?”
李姐在科室工作了16年,亲眼见证了张丽娜的成长,她记得张丽娜刚来时是个腼腆的年轻医生,技术不错但经验不足。
那时科室的权威是老主任周教授,张丽娜像海绵一样拼命吸取知识,白天跟着周教授做手术,晚上研究病例,周末泡在医学院图书馆。
三年时间,她从住院医师升为主治医师,又用五年成为副主任医师,这速度在医院历史上罕见。
更重要的是,张丽娜的技术得到了全省同行的认可,省医学会妇科分会常邀她做手术演示,她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期刊上也有影响力。
李姐记得,去年有个外院转来的患者,患有复杂宫颈癌,其他医院都不敢接,患者家属找到张丽娜:“张医生,全省只有您能做这个手术,求您救救我妻子。”
那台手术持续了10小时,张丽娜滴水未进,最终手术成功,患者完全康复。
“这样的医生,整个华东地区都找不出几个。”李姐对抱怨的同事说:“你们现在嫌她不做手术影响收入,可没她,我们科室能有现在的名声吗?”
抱怨归抱怨,现实问题还得解决。
王志强开始感受到巨大压力。
这天上午,院长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
参会人员包括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以及满脸不安的王志强。
“王主任,妇科最近怎么回事?”院长直截了当:“投诉这么多,收入下降这么严重。”
王志强硬着头皮汇报:“最近张丽娜医生拒绝做手术,导致一些复杂手术无法开展。”
“她为什么不做手术?身体不舒服?”业务副院长问。
“不是,是因为……”王志强支支吾吾。
“到底因为什么?”院长的语气变得严厉。
王志强只好把事情原委全盘托出,当他说到扣张丽娜10万奖金时,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院长和副院长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
“你说扣了10万?”院长声音提高:“就因为她请三天假陪母亲看病?”
“是按照科室新规定……”王志强试图解释。
“什么破规定!”院长猛拍桌子:“张丽娜是我们医院的技术支柱,她母亲得了晚期癌症,她请假陪护是天经地义,你扣她10万算怎么回事?”
业务副院长也怒了:“王志强,你知不知道张丽娜对医院有多重要?她一个人的技术就能顶你们整个科室!”
“可是规定……”王志强还想辩解。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院长站起身:“医院管理的目的是服务患者,发挥每个人的价值,不是用来折腾自己的员工!”
医务科主任也开口:“王主任,张丽娜是我们医院的宝贵财富,她的技术、学术声誉、临床贡献无人能替代,你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她,也伤害了医院。”
王志强感觉自己快要站不住了。
05
院长最后下达命令:“立刻把扣的10万还给张丽娜,公开向她道歉!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你这个主任就别干了!”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王志强的腿都在发软。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这次真的捅了大篓子。
扣张丽娜10万时,他只想着立威,让科室的人知道谁说了算,可他没想到张丽娜会如此决绝地“罢工”,更没想到会惊动院领导。
现在,医院上下都知道了这件事,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有同情,有嘲笑,也有鄙夷。
更要命的是,他意识到自己严重低估了张丽娜的价值。
回想这些年张丽娜为科室做的贡献,王志强心里五味杂陈。
2020年,一个复杂的卵巢癌患者,肿瘤位置极危险,稍有不慎可能致命,当时王志强看完片子就说:“风险太大,建议保守治疗。”
但张丽娜坚持要试:“王主任,患者才32岁,还有个刚出生的孩子,保守治疗她活不过半年。”
那台手术做了10小时,张丽娜汗水湿透手术衣,最终手术成功,患者完全康复。
这个案例后来被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为医院赢得巨大声誉。
2020年疫情期间,一个新冠肺炎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其他医院都不敢收,张丽娜主动请缨,穿着防护服做了5小时手术。
那段时间,她几乎住医院,一个多月没回家,就怕传染家人。
2021年,科室引进一台价值400万的妇科导航设备,却没人会用,张丽娜用三个月自学掌握了操作技术。
现在这设备是科室的王牌,很多复杂手术都靠它,而全科只有张丽娜能熟练操作。
想到这些,王志强终于明白院长的愤怒。
张丽娜不是普通员工,她是科室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的宝贵资产。
失去她,妇科将失去全省领先地位,失去慕名而来的患者,也就失去收入和声誉。
但退还10万容易,公开道歉却让王志强觉得颜面尽失。
一旦开了这个先例,他在医院还怎么立足?
就在他犹豫时,助手小赵冲进来:“主任,您得准备一下,有人要见您……”
王志强烦躁地摆手:“说我不在,今天谁都不见!”
小赵紧张地摇头:“这个人您必须见,因为她是……”
小赵说出一个名字,王志强猛地站起,随即腿一软,重重跌回椅子里。
他双手颤抖,冷汗从额头滴落,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的更严重……
小赵沉默片刻:“是省委的刘处长,他母亲做乳腺癌手术,点名张丽娜医生主刀!”
小赵的话音刚落,王志强像是被雷劈中,整个人僵在椅子上,额头的冷汗一滴滴滑落。
他怎么也没想到,省委的刘处长会亲自找上门来,而且点名要张丽娜为他母亲做手术。
刘处长的母亲,65岁的李秀兰,确诊为乳腺癌晚期,手术难度极高,稍有差池可能危及生命。
在全省范围内,张丽娜是少数能胜任这种高风险手术的医生,她的精准操作和丰富经验几乎无人能及。
王志强咽了口唾沫,强装镇定地对小赵说:“先安排刘处长在会客室等一下,我马上过去。”
小赵点头离开,王志强却瘫坐在椅子里,脑子里一片混乱,意识到这次的麻烦远超他的控制范围。
他原本以为扣张丽娜10万元奖金只是小事,不过是为了立威,让科室的人更听话。
可现在,张丽娜的“罢工”不仅让科室陷入困境,还惊动了院领导,甚至连省委的官员都牵扯进来。
06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决定先稳住刘处长,再想办法解决张丽娜的问题。
在会客室,刘处长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色西装,气场却让人不敢直视,眼神里透着焦急和期待。
“王主任,我听说你们医院的张丽娜医生是妇科手术的顶尖专家,我母亲的手术非她不可。”刘处长开门见山,语气虽然客气,但带着不容商量的坚定。
王志强挤出一个笑容,点头说:“刘处长,您放心,张医生是我们医院的宝贝,她的技术绝对没问题。”
“那为什么听说她最近不做手术了?”刘处长皱起眉头,声音里多了一丝质疑。
王志强心里一紧,支吾着解释:“这个……张医生最近身体有点不适,正在调整,但她肯定会尽快恢复的。”
他不敢说出真相,生怕刘处长知道张丽娜“罢工”的原因后,会对医院的管理产生更大的不满。
刘处长盯着他看了几秒,缓缓点头:“那好,我希望尽快安排手术,我母亲的病情拖不得。”
送走刘处长后,王志强立刻打电话把张丽娜叫到办公室,语气里带着几分急迫和妥协。
张丽娜走进办公室,脸上依然是那副平静到让人不安的表情,手里还拿着刚写完的病历。
“张医生,刘处长的母亲点名要你做手术,这是个大事,你得给我个面子。”王志强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一些。
张丽娜抬起头,眼神冷淡:“王主任,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不接手术,这是我的决定。”
“张丽娜,你别太过分!”王志强的火气又上来了,但想到刘处长的身份,他硬生生压了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换上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丽娜,我知道之前扣你奖金的事让你不高兴,我可以把钱退给你,咱们私下解决。”
张丽娜愣了一下,没想到王志强会这么快服软,但她很快恢复平静,摇了摇头。
“王主任,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尊重的问题,你扣我10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这些年为科室做了什么?”她的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刀。
王志强被噎得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刘处长的压力让他必须妥协。
“好,我退你10万,私下跟你道歉,这总行了吧?”王志强咬着牙,声音里透着不甘。
张丽娜沉默了一会儿,目光落在那张熟悉的办公桌上,上面还放着她当年为科室争取到的科研项目批文。
她突然觉得一阵疲惫,这些年她为医院付出了太多,可换来的却是一个冷冰冰的“制度”。
“王主任,我可以考虑接这台手术,但不是因为你的道歉,而是因为病人。”张丽娜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王志强松了一口气,连忙说:“好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手术安排在下周一,你准备一下。”
张丽娜没再说话,转身离开办公室,留下王志强一个人坐在那里,脸上却没有胜利的喜悦。
接下来的几天,张丽娜开始为刘处长的母亲李秀兰准备手术,她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历和影像资料。
李秀兰的乳腺癌已经扩散到淋巴结,肿瘤位置靠近大血管,手术中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
张丽娜知道,这台手术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她职业信念的考验。
她在医院的档案室翻出了几年前类似病例的记录,反复推敲手术方案,甚至连夜请教了省肿瘤医院的专家。
07
与此同时,医院里的风言风语越来越多,有人说张丽娜终于“服软”了,有人说她是为了刘处长的背景才接手术。
护士长李姐听不下去了,在科室会议上公开为张丽娜辩护:“你们谁有她那样的技术?谁敢接这种手术?少说风凉话!”
李姐的话让一些同事低下了头,但也有人私下嘀咕:“她再厉害,还不是得听主任的安排?”
张丽娜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手术准备中,甚至忽略了母亲的化疗安排。
母亲在电话里问她:“闺女,你最近怎么老不来医院陪我?工作那么忙吗?”
张丽娜强装轻松:“妈,我在准备一台很重要的手术,忙完这阵就多陪陪你。”
挂了电话,她心里却一阵酸楚,母亲的化疗费用还没着落,而她却不得不为医院的“面子”奔波。
手术当天,手术室里气氛紧张,所有人都知道这台手术的重要性,不仅因为患者的身份,还因为这是张丽娜“罢工”后复出的第一台手术。
刘处长和他的家人站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焦急地等待着,偶尔低声交谈几句。
张丽娜穿上手术服,站在无影灯下,深吸一口气,眼神恢复了往日的坚定。
手术持续了7个小时,她的手稳如磐石,每一刀都精准无比,助手和护士们都被她的专注感染。
当肿瘤被完整切除,血管被小心缝合,手术室里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掌声。
“张医生,还是你厉害!”助手小周忍不住感叹,语气里满是敬佩。
张丽娜摘下口罩,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她只是淡淡地说:“病人没事就好,赶紧送去恢复室。”
手术成功了,刘处长握着张丽娜的手连声道谢,承诺会为医院提供一笔专项资助作为回报。
王志强也松了一口气,特意在科室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感谢张丽娜医生的精湛技术,为科室争光!”
可张丽娜看着这条消息,心里却没有一丝波澜,她知道,这场“胜利”只是表面的。
几天后,王志强把10万元退还到张丽娜的账户,但公开道歉的事却被他以“影响科室团结”为由搪塞过去。
张丽娜没有再追究,她知道,王志强的性格不会轻易低头,而她也没有精力再去争辩。
她回到日常工作,依然认真看门诊、写病历、查房,但内心深处的那股热情似乎被一点点磨灭。
科室的氛围变得微妙,王志强表面上对张丽娜客气了许多,但私下却开始防范她,安排手术时总会多加一句:“丽娜,这台手术你没问题吧?”
张丽娜每次都只是点头,眼神却越来越冷漠,她开始明白,这个地方或许不再适合她。
与此同时,母亲的病情却在恶化,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让老人家日渐虚弱,张丽娜每晚陪在母亲床边,心里满是愧疚。
她开始利用休息时间悄悄联系其他医院,投递简历,寻找新的机会。
她不想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下耗下去,但为了母亲的治疗费用,她只能暂时隐忍。
一个月后,医院突然接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内容直指王志强多年来在科室管理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举报信详细列举了王志强利用职权克扣医生奖金、安排不合理的手术任务,甚至挪用科室科研经费的证据。
08
医院领导震怒,立即成立调查组,查实后发现王志强确实在张丽娜事件之前,就多次以“制度”为名惩罚其他医生,借此巩固自己的权威。
更令人意外的是,调查发现那条“私自请假扣款”的新规定,其实是王志强私自加上去的,根本没有经过医院正式审批。
这一发现让整个医院哗然,同事们开始重新审视张丽娜的“罢工”,很多人对她表示了歉意。
张丽娜却没有太多反应,她只是默默继续工作,偶尔在休息室里听到同事们的议论。
“没想到王主任是这样的人,丽娜姐这次真是受委屈了。”小周私下对护士长李姐说。
李姐叹了口气:“丽娜这人,从来不争功,只想好好干活,可惜遇到这样的领导。”
调查的结果很快出来,王志强被停职接受进一步审查,妇科暂时由业务副院长直接管理。
张丽娜原本以为自己会感到一丝解气,但她却发现,内心的疲惫并没有因为真相大白而消散。
她开始怀疑,这家医院的体制是否真的能改变,还是说,王志强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缩影。
这天,张丽娜正在查房,刘处长的母亲李秀兰突然要求见她一面。
张丽娜来到病房,看到李秀兰精神好了许多,老人家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感激。
“张医生,我知道你为了我这台手术费了不少心思,我得当面谢谢你。”李秀兰的声音有些虚弱,但很真诚。
张丽娜笑了笑:“阿姨,这是我该做的,您好好养病就行。”
李秀兰却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张医生,我听说你因为陪你母亲看病被扣了钱,这事我得管。”
张丽娜一愣,没想到李秀兰会知道这件事,她连忙说:“阿姨,这事已经过去了,您别操心。”
可李秀兰却坚持:“我活了大半辈子,最看不得好人受委屈,我已经让我儿子去跟你们院长说了,医院必须给你个说法。”
张丽娜心里一暖,但也有些无奈,她知道刘处长的身份能给医院施压,但她并不想靠外力解决问题。
几天后,院长亲自找到张丽娜,表示医院会重新修订管理制度,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院长还提出让张丽娜担任科室临时负责人,协助管理,直到新主任上任。
张丽娜却婉拒了,她说:“院长,我只想做好医生,其他的事我不想掺和。”
院长看着她,叹了口气:“丽娜,你这样的医生太少见了,医院对不住你。”
张丽娜只是笑了笑,没再多说,她知道,院长的话或许是真心的,但体制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丽娜继续在医院工作,表面上一切如常,但她内心的挣扎从未停止。
她每天早出晚归,忙碌于门诊和病房,偶尔抽空去陪母亲做化疗,尽量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工作。
同事们对她的态度逐渐改变,有人开始主动帮她分担一些琐碎的工作,有人会在她加班时送上一杯咖啡。
护士长李姐成了她最大的支持者,经常在科室里为她说话,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张丽娜的贡献。
可张丽娜知道,这些温暖并不能完全弥补她对医院的失望,她需要的是一片能让她安心工作的土壤。
她开始在周末去省会城市面试,接触了几家私立医院和省级医院,发现外面的机会远比她想象的多。
有一家医院甚至提出,只要她愿意加入,愿意为她母亲提供免费的治疗资源,这让她动心不已。
但她也明白,离开意味着放弃这家医院十多年的积累,意味着要重新适应新环境,这对她和母亲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母亲拉着她的手说:“闺女,你别总为我操心,你得为自己想想,找个能让你开心的地儿。”
张丽娜听着母亲的话,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她知道,母亲比谁都希望她能过得轻松一些。
最终,张丽娜决定再坚持一段时间,等母亲的治疗进入稳定期,她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她继续在医院里隐忍,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但心里已经开始为未来规划一条新的路。
每当她站在手术台前,看着无影灯下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面孔,她都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为了她们,也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