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在争论游戏是精神鸦片还是第九艺术时,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它正悄然成为一股驱动文化与经济的强劲力量。
这股力量的核心是中国原创IP的集体崛起。
这绝非空谈还记得那只让全球玩家翘首以盼的猴子吗?《黑神话:悟空》就像一枚信号弹,在全球市场炸响,让世界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游戏IP的叙事魅力和商业潜力。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最近苏州一场行业大会上,一份数据报告给出了更震撼的图景:到2025年,中国游戏IP市场的蛋糕将膨胀至近2754亿元。其中,我们自己的原创IP,将占据近半壁江山,规模高达1354亿。
近半壁江山这串数字背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正在升温——“谷子经济”。
说白了就是为爱买单。玩家们不再满足于虚拟世界的体验,他们渴望将那份情感投射到现实中。于是,从手办、玩偶到联名潮牌,一个千亿规模的衍生品市场应运而生,其消费热情早已跨越了Z世代,感染了更广泛的人群。
游戏正成为新一代文化消费最直接的入口。
在这场浪潮中腾讯的《王者荣耀》无疑是巨轮级的存在。就在不久前的十周年庆典上,官方首次披露的国服日活数据高达1.39亿,全球月活更是突破2.6亿。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这是一个庞大的线上社会。
它的成功出海靠的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一套聪明的文化“双轨制”。一方面,它提炼出能引发全球共鸣的东方美学,比如李白“诗剑行”皮肤的水墨意境,让海外玩家也能领略那份洒脱。
它又无比接地气到了巴西,就推出融合当地摔跤元素的英雄皮肤,瞬间拉近了与玩家的距离。这种“既要世界性,也要地方性”的打法,让文化壁垒迎刃而解。
但王者荣耀的野心不止于此。它正在努力撕掉“游戏”的单一标签,试图成为一个链接音乐、影视、文旅等多元领域的青年文化平台。
如果说王者荣耀代表了巨头的力量,那么故事的另一面,则属于那些充满创意的中小团队。
在苏州一家名为五十一区”的工作室,从古城街巷的评弹声中汲取灵感,做出了一款名为《桃源深处有人家》的国风田园游戏。
没有宏大叙事就是种田、养花、体验慢生活。可就是这样一款“小而美”的作品,上线后迅速俘获了大量玩家,其IP衍生毛绒玩具甚至一度被抢购一空。
这无疑给了更多中小厂商一剂强心针:在这个IP时代,好创意真的能当饭吃。市场的聚光灯,不再只属于大制作。
说到底无论是千亿市场的预测,还是衍生品的火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核心:情绪价值。
当下的消费早已超越了功能需求,人们更愿意为精神上的慰藉、情感上的共鸣付费。围绕这一点,整个IP生态形成了游戏改编、IP联动、衍生品开发三条清晰的脉络。
那么如何让这股浪潮持续向前?
业内的共识是必须从简单的IP授权,升级为“情感基建”。这意味着要与用户建立长期的陪伴关系,让IP跨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最终构建一个开放共生的IP宇宙,让不同的故事相互辉映,实现价值的倍增。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参考信息来源:《原创游戏IP市场规模将达1354亿元 国产游戏加速高质量转型》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