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1956年人民大会堂会场灯光刺目,毛主席亲唤“老班长”,李开文领奖时一言勾起往昔,红烧肉香飘延安窑洞,饭桌默契见证二十余年情谊
产品展示
1956年人民大会堂会场灯光刺目,毛主席亲唤“老班长”,李开文领奖时一言勾起往昔,红烧肉香飘延安窑洞,饭桌默契见证二十余年情谊
发布日期:2025-10-26 10:25    点击次数:85

1956年人民大会堂会场灯光刺目,毛主席亲唤“老班长”,李开文领奖时一言勾起往昔,红烧肉香飘延安窑洞,饭桌默契见证二十余年情谊

1956年10月人民大会堂内灯光晃人眼球,安徽代表李开文手握奖状慢吞吞走到台中央,有些拘谨地站着。毛主席忽然坐在主席台边抬手笑道:“老班长,过来坐一坐。”这一句话,直接把不少在座的老同志都拉回了大别山战火与烟尘交织的日子。领奖台下,有人小声说:“那可是主席的特灶老班长。”讲真,李开文那身浆洗发白的中山装,跟四周簇新的制服比,显得格外扎眼。台上的一幕当场暖翻了会场,他笑着点头,竟有点红了眼眶——那年他已五十五岁,离家二十多年,哪想到自己还会受这般重视。

李开文1901年生在安徽金寨,年少时穷得叮当响。16岁就在地主家打短工,每天除了干活就是挨骂。他常对自己嘟囔:“要是能有饭吃,谁还认这些气?”1932年红二十五军进驻大别山,传来消息说“穷人能分田地”,他一下记在心里。当年三十出头,不算年轻,却非要扛着竹竿进了红军的担架队。说实话,做担架队没威风,天天抬伤员往后送,脖子被绳勒出血道子。1934年某次空袭,一颗炸弹在崖顶炸开,李开文直接被埋进泥石堆。战友们差点把他当烈士埋了,还好一个机灵的小战士发现他口角动了动,硬是灌了半碗米汤救活了。他总开玩笑:“命大,耳朵嗡了一辈子。”那次伤好后,团长一拍他肩膀:“耳朵不太中用,就别上前线,炊事班缺人!”团长语气还挺轻松,其实那正好成了他人生的拐点。

长征路上物资紧缺,大家熬草泥巴过夜。别人把打湿的草丢弃,李开文偏要揣进棉衣,用体温一点点焐干。日子久了,棉袄里全是勒痕,同班的女同志蔡畅、康克清才明白,营地夜里被点燃的第一把火总归是他的。他坐在火堆旁也不多解释,“哪有啥窍门,全凭傻劲。”那次小分队悄悄议论:“老李做饭肯定妥!”这个细节后来被夸了好多年。我做过小学老师,每每听老人家念叨当初军队里的炊事班,总少不了李班长用身体焐干柴火这茬。

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中央机关缺厨师,李开文这样“肯下笨功夫”的被挑进了“特灶班”。第一次给毛主席上菜,手抖得厉害,不小心把勺子掉在灶台,“当啷”一声他当场懵了。主席一边巡视文件一边问:“烫着没有?慢慢来。”全场笑气氛立马缓和。后来十一年,他负责中央首长的餐饮,谁都叫他“老班长”。主席爱吃红烧肉,这早成了公开的事,可那会儿油水极紧巴,李开文只好琢磨替代法——什么野生菌、什么南瓜、榨干菜籽油的办法他都试过。结果远不如猪油香,但主席每次都宽慰一句:“老班长尽心了,就好。”他给我讲过,红烧肉讲究省油,“要先焯水,慢火,小锅烤酥,一定要盯着别糊。”延安的窑洞里一锅肉香,那可是稀罕气味。

1947年春天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命令只准带文件,粮食要就地掩埋。李开文心疼那几口腊肉,记住了埋藏的位置,等队伍到了黄土梁寒风割脸,他又带俩小伙子摸回延安窑洞刨干货。第二天中午他端上满桌菜,主席却先黑脸:“纪律不能靠勇气。”李开文顿时低下头,眼泪掉得“啪嗒”作响。可主席又沉默几秒,夹了一块肉:“饭得吃,错得记。”饭桌上的沉默,比任何批评都更让人刻骨铭心,旁边的干部都咬牙跟着动筷子。这火候拿捏得真叫过得去。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中央机关迁香山,李开文跟着部队进城。街边初见柏油马路,他忍不住嘟囔:“这路够阔。”后来组织让他去干部学校学习,还提议调他去天津糖厂做厂长,他推辞:“管一千多人真有点犯怵。”安徽省委又说不如回老家当副县长,管十万人吃粮,他又直摇头:“灶台的事,我干过。文件政策一听就晕。”一再推脱,最后才自己挑了粮站——跟粮食打交道,才让他觉得踏实。

1950年春天响山寺粮站里,四个大库零散在山凹中。雨季来临,堤坝常被冲,仓门渗水。李开文天天拎着镰刀上山砍柴扛石垒坝;仓鼠咬破帆布,他钻仓底倒堵,黄鼠狼撕顶棚,他扛梯子爬屋补。职工私下都说:“李站长不坐办公室,把自己当粮仓哨兵。”农忙时,夕阳底下他编草鞋把碎布绕进草绳里,鞋足有小山高,全都拖到农户田头分发。老乡接过鞋说:“李站长,下次收粮我不敢短你一分。”这念旧的好处,有时比上级文件还顶用。我读到这节,忍不住和手头改作文的那股较劲劲做个对比,真是“能抬头说话”的人随时都能撑起细碎的正气。

1956年全国粮食系统评劳模,李开文不出意外上了名单。会场上毛主席又叫他“老班长”,还当众表扬:“一粮站顶半个师,干得好!”宴席上他又亲自烹了一盘红烧肉,端出来色泽金红,主席夹一块慢慢嚼,气氛安静,全桌人都体会到那份老友间多年未减的默契。这味红烧肉,多少年过去已记不清滋味,倒是“热气腾腾”的画面让吃过的人都忘不了。

之后李开文没有去管厂、也没有坐副县长,一直在粮站到1965年退休。临走前常嘱咐后辈:“别学我顽固,可也别忘了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句话质朴,却把一个红军老兵的坦荡全都掏在了人前。他1983年病逝,安葬那天县里人都噤声抬柩,无人再提他当没当官,每次说起他的红烧肉,讲的都是那锅最实诚的热气。

延伸到今天,金寨县依然没忘那位“炒勺班长”,他的草鞋和堵鼠洞的事迹仍被后辈挂在嘴边。数据显示,1956年全国粮食系统仅有三位劳模能做到粮站安全零事故、仓储粮损率降到最低,李开文就是其中之一。回到那句“老班长尽心了”,看似随口,实际是对责任、忠诚最自然的肯定——不必人人都当领导,可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好,那锅红烧肉香和饭碗的分量,62年过去依旧没淡。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