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特朗普想掐断马斯克,美军高层:没有SpaceX,美国就失主导权
产品展示
特朗普想掐断马斯克,美军高层:没有SpaceX,美国就失主导权
发布日期:2025-07-29 20:11    点击次数:71

当美国总统公开宣判一家企业的“死刑”,威胁切断其所有生命线时,人们预期的结局是它的崩溃。然而,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不仅毫发无损,反而拿下了价值59亿美元的巨额新合同。这并非一场简单的政治妥协,而是一次深刻的权力反转。它揭示了在一个技术定义国家实力的时代,当一家私人企业掌控了国家命脉,总统的权力边界究竟在哪里。

冲突的序幕始于一次公开政策分歧。马斯克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法案”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这迅速激化了矛盾。

特朗普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人身攻击,称马斯克是“补贴大王”。他甚至威胁要切断SpaceX的所有政府合同,并公开喊话让马斯克“回南非老家去”。

总统的愤怒不只停留在口头。白宫很快下令进行秘密审查,要求美国总务管理局(GSA)介入,成为实际执行者。

GSA随即向国防部和NASA发出指令,要求它们提供SpaceX所有合同的详细清单。更进一步的指令是,对这些合同进行评估,并探索替代方案的可行性。

这是一场典型的政府施压行动。通过切断资金来源,剥夺关键合同,传统上政府可以有效钳制甚至击垮任何私人企业。

政府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从商业上彻底孤立SpaceX,让这家公司失去赖以生存的巨额公共资金支持,从而达到惩罚马斯克的目的。

然而,这把看似锋利的剑,最终未能落下。因为它所瞄准的目标,早已不是一个普通的承包商。

国防部与NASA的评估结果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们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SpaceX对美国的太空安全与国家地位“不可或缺”。

这种不可或缺性并非空穴来风。“龙”飞船是当时美国唯一获得认证,能够安全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航天器。

其竞争对手,如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等传统巨头,在载人航天项目上屡屡受挫,技术滞后,且项目延期。

这种技术差距直接导致了SpaceX在载人航天领域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美国宇航员的安全往返,一度全部仰赖马斯克的公司。

最具讽刺意味的现实印证发生在波音“星际客机”项目上。因技术故障,两名宇航员在空间站滞留了286天,进退维谷。

最终,只能依靠SpaceX的“龙”飞船,才得以返回地球。这次事件彻底暴露了SpaceX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面对审查,马斯克也亮出了他的“杀手锏”。他公开警告,如果审查继续施压,他将威胁退役美国唯一可用的载人航天器——“龙”飞船。

这无疑是精准地击中了NASA乃至美国国家声誉的要害。一旦“龙”飞船停运,美国将失去自主载人航天能力,完全依赖俄罗斯飞船。

如果说“龙”飞船让SpaceX难以被伤害,那么另一项资产则让它变得“不可触碰”。那就是“星链”系统。

“星链”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卫星宽带服务。截至2025年,其在轨卫星数量已超过6000颗,服务覆盖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

它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全球通信网络,尤其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其战略价值被无限放大。

在乌克兰战场,“星链”为乌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通信保障,确保了前线指挥和数据传输的顺畅,甚至支持了无人机控制。

它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军事基础设施,深度融入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国防部对其加密频段的依赖尤为突出。

特别是对于特种作战和全球指挥通信,“星链”提供了其他系统难以比拟的可靠性和低延迟服务。

特朗普政府试图切断的,正是支撑这一国家级战略资产扩张和维护的资金流。

军方发现,对SpaceX的任何打击,都将直接牵动国家安全的敏感神经,甚至可能影响美军在全球的作战能力。

最终,尽管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的关系异常恶劣,SpaceX仍在2025年获得了价值59亿美元的政府大单,用于执行28次国家安全任务发射。

总统的“死刑令”之所以最终变成了一份“委任状”,是因为惩罚SpaceX的代价,包括瘫痪载人航天和扰乱全球军事通信,是美国政府无法承受的。

这场冲突的真正主角并非特朗普或马斯克,而是“技术主权”。当一家私人公司的技术能力成为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它便获得了超越普通商业实体的“政治豁免权”。

马斯克并未真正绑架政府,而是政府发现自己早已离不开这个“人质”。这预示了未来国家与巨型科技公司之间关系的常态: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甚至相互“绑架”的复杂共生。国家权力必须重新学会如何与这些掌握着核心技术的新型权力体共存。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