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06C(K6C)材料技术标准
K406C(K6C)镍基高温合金材料技术标准(推测版)
1. 适用范围
材料类型:镍基沉淀硬化型铸造高温合金,适用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导向器、燃烧室部件等高温(800-1050°C)高应力环境。
标准依据:参考中国航标(如HB/Z 140)、国标(GB/T 14992)及类似合金(如K406)技术要求制定。
2. 化学成分(典型值)
元素含量范围(wt%)核心作用
Ni基体(≥50%)基体稳定性
Cr12.0-16.0抗氧化/耐腐蚀
Co8.0-12.0固溶强化
Mo2.0-4.0高温强度提升
Al3.5-4.5γ'相(Ni₃Al)强化
Ti1.5-2.5辅助γ'相形成
W1.0-2.0(可选)增强蠕变抗力
B0.005-0.015晶界强化
C≤0.10控制碳化物析出
Zr0.05-0.15抑制晶界脆化
其他Re/Ta≤1.0(可选)提升相稳定性
3. 力学性能要求
测试条件指标要求
室温拉伸抗拉强度≥850 MPa,延伸率≥10%
900°C高温拉伸抗拉强度≥400 MPa
持久寿命900°C/250 MPa下≥200小时
蠕变性能950°C/150 MPa,稳态蠕变速率≤5×10⁻⁸ s⁻¹
冲击韧性室温夏比冲击功≥30 J
4. 热处理工艺
固溶处理:
温度:1180-1220°C,保温2-4小时,空冷或氩气冷却。
目的:溶解粗大γ'相,均匀化基体。
时效处理:
温度:850-900°C,保温16-24小时,空冷。
目的:析出纳米级γ'相,实现沉淀强化。
热等静压(HIP):
条件:1150-1200°C/100-150 MPa/2-4小时,消除内部疏松缺陷。
5. 铸造工艺要求
熔炼: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VIM)+ 真空自耗重熔(VAR)双联工艺,控制O、N含量≤50 ppm。
铸造:
熔模精密铸造,浇注温度1500-1550°C,模壳预热温度≥900°C。
定向凝固(可选):温度梯度≥80°C/cm,抽拉速率3-6 mm/min。
表面质量:
铸件表面粗糙度Ra≤6.3 μm,无冷隔、缩孔等缺陷。
6. 检测标准
化学成分分析:按GB/T 223系列标准执行(如ICP-AES、XRF)。
力学性能测试:
高温拉伸:按GB/T 228.2;持久/蠕变试验:按GB/T 2039。
显微组织:
γ'相尺寸≤500 nm,体积分数40-50%(SEM/EDS分析)。
无损检测:
X射线探伤:按HB 7682,允许单个缺陷尺寸≤0.5 mm。
荧光渗透检测:按HB 7739,无线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