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LPL大洗牌!不止RNG和FPX,曝四支队伍欲集体退出,昔日冠军也要走?
新闻动态
LPL大洗牌!不止RNG和FPX,曝四支队伍欲集体退出,昔日冠军也要走?
发布日期:2025-11-22 03:27    点击次数:151

S15世界赛,TES被T1抬走,LPL四兄弟打包回家,决赛又又又成了LCK的年会。

这结果,就像你吭哧吭哧加班一年,最后发现老板给隔壁工位的韩国同事发了双倍年终奖,还是当着你的面发的。

破防了,彻底破防了。

一时间,从烧烤摊到写字楼茶水间,人人都在念叨LPL是不是不行了。

就在这个当口,圈内几个老哥,什么涵艺、恋恋红茶的,开始往外扔猛料。

总结一下就两件事:第一,工资帽要砍三成;第二,有队伍要跑路了,LPL可能要从16队缩编到14队。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但又无比合理。

LPL的问题,从来不是S15输了一场,而是早就该输了。

现在才总爆发,属于是病毒性感冒硬拖成了ICU抢救。

所以,当有人哀嚎RNG、FPX这些老牌队伍可能要没,LPL要完蛋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

这不是崩塌,这是排毒。

是把长在身体里的坏死组织,一刀切掉。

很痛,但为了活命,必须切。

一、所谓“大厦将倾”,不过是把违章建筑拆了

我们先聊聊队伍减少这事儿。

RNG、FPX可能要退,UP、LGD也有想法。

一听,好家伙,四个队,其中两个还是世界冠军,这不等于房子塌了么?

别激动。

我们换个角度看,这像不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

当年,一堆公司拿着PPT就能融资,估值上天,但自己连怎么盈利都不知道。

LPL前几年就是这个状态。

资本热钱涌进来,席位炒到天价,甭管你战队管理多烂、选手状态多菜,只要你有个LPL的标,你就是“优质资产”。

结果呢?

催生了一堆“混吃等死”的队伍。

常规赛成了某些强队的“虐菜局”,打得还没排位认真。

强队碰不到硬茬,天天打人机,打到世界赛上,被LCK的队伍当成人机打。

弱队呢?

反正也不会降级,老板也没啥追求,选手工资照发,每天上班打卡下班直播,主打一个陪伴。

这种比赛,你看吗?

反正我是快进看的。

强队检验不了战术,弱队得不到成长,观众看得打哈欠。

整个联赛,陷入一种虚假的繁荣。

现在,泡沫要破了,那些靠着虚火和情怀硬撑着的“违章建筑”终于要被拆了。

RNG和FPX,名字是响亮,但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和赛场表现,大家心里都有数。

(当然,这只是商业逻辑,粉丝的情怀是另一码事,但情怀不能当饭吃)。

所以,队伍减少,尤其是减少那些竞争力不足、运营混乱的队伍,是天大的好事。

比赛质量会瞬间提升,每一场都是硬碰硬。

常规赛的强度直接拉满,等于给要去世界赛的队伍提前上强度。

这很重要。

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你不能指望一个天天在新手村打史莱姆的勇者,能去魔王城单挑最终BOSS。

二、工资帽下调,是让奋斗逼干掉PPT选手

再聊工资帽下调30%这事儿。

涵艺说,中下游选手抱怨不断。

我寻思,他们有什么好抱怨的?

过去几年,LPL的工资就是个笑话。

一些选手,靠着早年积攒的人气,或者仅仅因为他是某个位置的“稀缺品”,就能拿着天价合同,然后在赛场上打出抽象操作。

他们是“选手”吗?

不,他们是“资产”,是俱乐部用来讲故事、拉赞助的“PPT核心页”。

他们的价值,不在于游戏打得多好,而在于粉丝有多少,故事有多动人。

这公平吗?

对那些在次级联赛里拼死拼活、一个月拿几千块钱的年轻人,这公平吗?

对那些真正有实力、但因为没名气而拿不到高薪的选手,这公平吗?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当一个行业开始用情怀和名气而不是实力来定价时,这个行业离死也就不远了。

现在,工资帽要下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俱乐部没那么多闲钱养大爷了。

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你打得好,成绩硬,那你就是爷,顶薪合同给你。

你打得菜,只会直播固粉,那对不起,市场价,爱签不签。

这就是市场经济最迷人的地方:它会用最残酷的方式,把价值和价格重新锚定。

那些靠着PPT和资历混日子的“老油条”,要么降薪接受现实,要么被市场淘汰。

而那些真正有实力、有梦想的年轻人,才有机会出头。

人才会因此外流?

可能会。

但我们更应该问,一个需要靠远超实力的薪水才能留住人才的联赛,本身是不是就有问题?

真正健康的生态,是靠荣誉、靠竞争力、靠完善的体系来吸引人,而不是靠砸钱。

钱,永远是最低级的驱动力。

三、短期的阵痛,是为了长期的健康

当然,这么搞,肯定有风险。

RNG、FPX、LGD这些队伍如果真没了,联赛的商业价值和观众基本盘,短期内肯定受冲击。

毕竟,很多观众是跟着队伍走的,队伍没了,他可能就不看比赛了。

这就好比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饭店,突然关门了,老主顾们肯定会失落。

但这失落是暂时的。

只要菜做得好吃,新饭店一样能吸引人。

只要比赛打得精彩,新的明星队伍、新的明星选手,自然会填补空白。

观众的核心需求是看高质量的对抗,而不是看几个熟悉的ID在场上“养老”。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另一个问题:青训。

如果俱乐部因为财务压力,连带着把青训的投入也砍了,那才是釜底抽薪。

缩减队伍、降低薪资,都是“节流”的手段,目的是为了让联赛活下去,活得更好。

但“开源”——也就是培养新人,才是保证联赛未来竞争力的根本。

所以,这轮调整的关键,不在于砍掉几支队、降了多少薪,而在于配套措施能不能跟上。

比如:

1. 转会制度能不能更灵活?

让那些在弱队里被埋没的天才,能更容易地流向强队。

别再搞“卡合同”那一套了。

2. 联盟的收入分配,能不能向那些认真做青训的俱乐部倾斜?

你培养出优秀新人,联盟就给你奖励,形成正向循环。

3e. 商业模式能不能创新?

别总盯着那几个大赞助商,能不能搞点更亲民、更深入粉丝社群的商业化?

总而言之,S15的惨败,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把所有人都打醒了。

现在传出的这些所谓“坏消息”,在我看来,反而是LPL可能触底反弹的信号。

刮骨疗毒,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

过程会很痛苦,会有人被牺牲,会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消失。

但长远来看,一个更精简、更 competitive、更尊重实力的LPL,才是一个能和LCK掰手腕的LPL。

至于那些可能消失的队伍和ID……就让它们留在记忆里吧。

电子竞技,菜是原罪。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为任何人的情怀停下一秒。

真的,一秒都不会。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