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不是没脑子,是彻底摆烂了?这操作真让我看呆了。上次交易走郭艾伦,至今还能搞不清楚到底谁在打算盘。有人说郭艾伦伤病多,状态差,让他走是明智的选择。好吧,谁都可以尽力解释,但是真相是,郭艾伦在队里仅剩的价值,也就是他的商业价值和那点个人名气。你看去年全队受伤病困扰,郭艾伦能撑起一半球队的节奏,结果就这么被“放弃”了。有的人说他没用,有的人说伤病多,但你敢保证联盟里还有谁能替他立马扛起这个角色?如果真没用了,为什么北京、上海、广州都在抢着想签他?不是不想留,是人家不单纯是想孤芳自赏,而是实在看不到未来怎么靠他发光。
再说张镇麟。刚刚还在议论这个“小巨人”,辽宁就把他交易走了。你猜怎么着?不是随意的决定,而是球队和管理层考虑后,觉得浪费他巅峰期在板凳上磨蹭,给年轻人练兵,占用资源不划算。交易的背后,是对未来的规划,或者说,球队已经彻底变了味。张镇麟留在辽宁,除了打磨年轻人,能留下什么价值?他在场上还能爆发几次,球队还能靠他冲击个好名次?不如把他放到有冲冠压力的地方去,拿出点成绩来。大韩退役,内线帮不上忙,要想争冠,除了赵继伟,几乎没什么主心骨。赵继伟也开始扯后腿,也许很快也会离开。想想吧,这支球队的心脉都散了。
而且上海的卢伟,还是辽宁出身的教头,大家都知道他和辽宁关系不错。辽宁这次一系列操作,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腾位置”,给自己留点面子,也算是“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可这不就显得球队的心态特别不稳?一边说着要培养新人,一边又把核心卖掉,拆散了曾经的冠军班底。
有人会说,弃旧迎新没错。可是你怎么能忽视了一点?郭艾伦那是球队的魂,关键时期还能每天逼自己拼得死去活来,今年只打几场球,状态有多差?你千万郭艾伦自己也坦然承认,他的个人条件俩边都不能接受,就是因为俱乐部不愿意赌才没有续约的可能。那为什么广州、上海、北京都还在盯着他?难道真是因为他的能力?其实不然,他们更多看中的是市场和商业价值。换句话说,辽宁放郭艾伦走,更像是一场战略性的“自我放逐”。
而转身看其他球队,上海、北京都在积极补强。上海的卢伟,还曾经是辽宁的后起之秀人物。你让人怎么不觉得,这就是一场体系内的“自我救赎”和“内部调节”大戏?辽宁的三冠辉煌还在记忆里,但夺冠的火光似乎只能在回忆里燃烧。整支球队似乎变成了“养精蓄锐”的仓库,谁还能站出来扭转局势?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球队的核心自我认知都变了。你能想象嘛,现在哪个球队还愿意赌一把,把未来押在几个年轻球员身上?谁都明白,球队的阵容像个拼凑的杂牌时装,怎么能再拿得出手?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难道张镇麟的交易、郭艾伦的“离队”就能让辽宁重新站起来?我只想问,也许有人会说“培养新人”,但你留意一下,球队的老血流失得多快?没有伤责不怕死去活来的精神动力,现在的辽宁,光靠一个赵继伟撑场面,这算不算“自救”也得看对谁罚酒。
这支球队散了的心,似乎比战绩还快。这操作一出,不是很玄乎的“意欲重整”,只不过是走向一条不归路。真难想象,曾经风光无限的冠军王朝,怎么落得这么个模样?难道真要靠“青春不灭”啪啪一通,就能扭转败局?可是篮球不是童话,也不是靠口号扭转乾坤。到头来,你会发现,追逐金钱和市场的步伐,已经把曾经的铁血队魂都碾成碎片。
我就想问一句,这真就这么过去了?未来怎么办?得了吧,谁还敢奢望什么“崛起”,除非有人能拿出一片天来,喊一句“我们还要夺冠”。但我猜,这样的日子,估计也只能是“梦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