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一对英国退休夫妻赴华旅游,在深圳地铁站坐车时,突然失声痛哭
产品展示
一对英国退休夫妻赴华旅游,在深圳地铁站坐车时,突然失声痛哭
发布日期:2025-08-30 03:05    点击次数:144

本文为虚构故事创作,部分细节经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哪...不,不可能..."六十七岁的英国退休教师海伦刚走进南山地铁二号线科苑站,突然停下了脚步,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她和丈夫彼得原本兴致勃勃地准备乘车前往滨海公园游览,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中国旅游。然而就在准备进站的那一刻,海伦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亲爱的,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彼得急忙扶住妻子,完全不明白刚才还好好的妻子为什么突然不对劲。

下一秒,这位英国老太太双手捂住脸,肩膀剧烈颤抖起来,哭声在地铁站里响起。

周围的乘客瞬间僵住了,有人拿出手机,有人窃窃私语,还有小孩被吓得躲到母亲身后。

整个地铁站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01

海伦和彼得的退休生活本该是平静而规律的。

彼得从建筑工程公司退休后,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在花园里修剪玫瑰花,然后和海伦一起享用英式早餐。海伦则会在下午去社区图书馆做志愿者,晚上两人一起看电视新闻。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直到那个春天的午后。

"彼得,我们应该出去走走了。"海伦突然放下手中的茶杯,望着窗外的阳光说道。

彼得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妻子。海伦很少主动提出旅行,她更喜欢待在家里,照料她的小花园,阅读那些医学杂志。

"去哪里?法国?意大利?"彼得问道。

海伦摇摇头,沉默了一会儿:"我想去一个更远的地方。"

第二天,夫妇俩来到市中心的旅行社。年轻的咨询师热情地向他们介绍着各种欧洲线路,从巴黎的卢浮宫到罗马的斗兽场,每一个景点都配有精美的图片。

"这些地方都很不错,"彼得翻着宣传册,"我们可以先去法国,然后是意大利..."

"有没有去亚洲的线路?"海伦突然打断了他。

咨询师愣了一下,随即拿出另一本册子:"当然有,我们有日本樱花季的行程,还有泰国的海岛度假..."

"中国呢?"海伦的声音有些急切。

"中国?"咨询师有些惊讶,"老太太,您确定吗?中国对于您这个年纪的游客来说,可能会有些..."

"我们想去中国。"海伦的语气很坚定。

彼得侧过头看着妻子,四十五年的婚姻让他能够察觉到海伦情绪的细微变化。此刻的海伦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执着。

咨询师翻出中国旅游的资料:"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快,特别是南方的一些城市,像是深南市,非常现代化,交通便利,而且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

"深南市?"海伦重复着这个名字。

"是的,那里有美丽的海滨公园,现代化的购物中心,还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地铁系统。很多欧洲游客都选择那里作为中国之行的第一站。"

海伦点点头:"就去那里。"

回家的路上,彼得忍不住问道:"海伦,为什么突然想去中国?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讨论过这个地方。"

海伦望着车窗外的街景,过了很久才回答:"我只是觉得,是时候去看看那个地方了。"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海伦开始认真准备这次旅行。她买了中文学习书籍,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每天都在练习基本的问候语。她还在网上搜索深南市的各种信息,从天气状况到交通指南,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彼得看着妻子的反常行为,心中有些困惑。海伦一向是个很随性的人,从来不会为旅行做如此详细的准备。但他选择了支持,帮助海伦一起学习中文,一起研究旅行路线。

"你看,这个滨海公园据说非常漂亮。"海伦指着电脑屏幕上的照片说。

"是的,我们可以在那里散步,拍照。"彼得点头同意。

海伦又点开另一个页面:"这里的地铁系统很发达,我们可以乘坐地铁去各个景点。"

"地铁?"彼得有些意外,"我们在伦敦都很少坐地铁,你确定要在中国尝试吗?"

海伦坚持说:"我想体验一下,听说那里的地铁很先进,很干净。"

临行前一周,海伦的行为变得更加奇怪。她开始整理以前的照片,那些老照片大部分都已经发黄,有些甚至有些模糊。彼得偶尔瞥见,发现其中有一些是海伦年轻时的照片,还有一些是他从未见过的陌生面孔。

"这些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彼得问道。

海伦迅速合上照片盒:"只是一些旧照片,没什么特别的。"

但彼得注意到,海伦最终选择了其中一张放进了她的随身包里。

02

深南市的现代化程度超出了这对英国夫妇的想象。

从机场出来的那一刻,海伦和彼得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车流如织,到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朝气。

"天哪,这里比伦敦还要现代。"彼得望着窗外,不住地赞叹。

出租车司机是个中年男子,看起来很和善。他用蹩脚的英语和他们交流:"欢迎来到深南!这里很美丽,你们会喜欢的。"

海伦握着彼得的手,有些紧张:"我们住的酒店在哪个区域?"

"南山区,那里有很多外国人居住,环境很好。"司机回答道。

听到"南山区"这三个字,海伦的身体微微一颤。彼得察觉到了,轻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

酒店位于南山区的中心地带,周围环绕着购物中心、餐厅和咖啡店。办理入住手续时,前台小姐用流利的英语为他们介绍着酒店的各项设施。

"我们为客人准备了中英文对照的城市地图,还有各个景点的介绍资料。"前台小姐微笑着递给他们一个文件袋。

回到房间后,海伦立刻打开地图仔细研究起来。彼得注意到,她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南山区的某些区域,手指在地图上来回移动着。

"这里有一家医院,"海伦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标记说,"南山医院。"

彼得有些困惑:"你身体不舒服吗?需要看医生?"

海伦摇头:"不是的,我只是对这里的医疗设施感兴趣。毕竟我做了那么多年的护士。"

第二天,他们开始了深南市的观光之旅。首先去的是滨海公园,那里确实如网上介绍的那样美丽。蔚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郁郁葱葱的椰树,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热带风情画。

"我们拍张照吧。"彼得拿出相机。

海伦点头同意,但她的注意力似乎并不在美景上。她不时地环顾四周,仿佛在寻找什么熟悉的东西。

午餐时间,他们在公园附近的一家餐厅用餐。服务员是个年轻的女孩,看起来很亲切。

"两位是第一次来深南吗?"女孩用英语问道。

"是的,这里真的很美。"彼得回答。

海伦突然开口:"请问,你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吗?"

女孩点头:"我是本地人,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那你知道,三十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吗?"海伦继续问道。

女孩想了想:"三十年前?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呢。不过听我父母说,那时候这里还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比较像农村。"

海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下午,他们参观了深南市博物馆。在那里,海伦对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展览特别感兴趣。她仔细观看着每一张历史照片,从八十年代的小渔村,到九十年代的开发区,再到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

"变化真大,"彼得感叹道,"三十年的时间,这里完全变了个样。"

海伦盯着一张一九九四年的照片,那是一家医院的外观照片,照片说明写着"南山医院旧址"。她在那张照片前站了很久,久到其他游客都走过去了,她还没有移动脚步。

"海伦?"彼得轻唤道。

海伦回过神来:"哦,我们走吧。"

晚上回到酒店,海伦提出了一个让彼得意外的建议。

"明天我们去乘坐地铁吧。"

"地铁?"彼得放下手中的旅游指南,"我以为你想去那个科技园参观。"

"科技园也可以乘地铁去,"海伦翻开地图,"看,二号线直接到达。我们可以在科苑站下车。"

彼得仔细看了看地图:"科苑站?这个站名很有意思。"

海伦的手指在地图上轻抚着那个站点:"是的,科苑站。"

当晚,彼得在浴室刷牙的时候,透过镜子看到海伦坐在床边,手里拿着那张她带来的老照片,表情很复杂。他想过去问问,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给妻子一些独处的空间。

这是他们在深南市的第三天,而海伦的情绪越来越复杂。她白天表现得很正常,参观景点,拍照留念,和当地人交流,但彼得能感觉到她内心的不安。

03

第四天的早晨,海伦比平时起得更早。

彼得醒来时,发现妻子已经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城市景观。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她的脸上,但她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忧郁。

"早安,亲爱的。"彼得走过去,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海伦转过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早安。今天天气很好。"

他们在酒店餐厅享用了丰盛的自助早餐。海伦选择了一些中式点心,试图用筷子夹起小笼包,动作有些笨拙,但很认真。

"你学得很快。"彼得鼓励道。

"我想入乡随俗。"海伦说着,成功地夹起了一个包子。

餐后,他们按照原计划前往滨海公园散步。这是他们第二次来这里,但海伦提议走一条不同的路线。

"我们沿着海边走走,然后从另一个出口离开。"海伦指着地图说。

"好主意,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彼得同意了。

公园里晨练的人很多,有打太极的老人,有慢跑的年轻人,还有在草地上放风筝的孩子们。海伦驻足观察着这些生活场景,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他们看起来很快乐。"她对彼得说。

"是的,生活的节奏很悠闲。"彼得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他们在公园里待了两个小时,拍了很多照片。海伦特别要求在海边的一个亭子里拍照,她说那个角度的景色很美。

中午时分,他们离开公园,准备前往购物中心买一些纪念品。海伦提议乘坐地铁。

"走路也不远,"彼得看了看地图,"大概二十分钟。"

"我想体验一下这里的地铁系统,"海伦坚持道,"听说非常先进。"

彼得点头同意:"那好,我们去地铁站。"

科苑地铁站距离公园不远,步行十分钟就到了。这是一个相当现代化的地铁站,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站内干净整洁,指示牌清晰明了。

"真的很漂亮。"彼得赞叹道。

海伦在入口处停了一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的手紧握着包带,彼得注意到她的指关节有些发白。

"你没事吧?"彼得关切地问道。

"我很好,只是第一次在中国坐地铁,有点紧张。"海伦回答。

他们购买了地铁票,通过安检进入站台。二号线的站台很宽敞,墙壁上装饰着现代艺术作品,还有一些展示深南市发展历程的图片展。

海伦的目光被墙上的一幅大型宣传画吸引了。那是一幅反映深南市医疗事业发展的宣传画,上面展示了从过去到现在的各个时期。

"医疗事业的发展真快,"彼得也注意到了那幅画,"从简陋的诊所到现代化的医院。"

海伦没有回应,她凝视着宣传画中的某个部分,那里有一张九十年代医院的照片,还有一些医护人员的合影。

地铁列车进站的广播响起,海伦回过神来。

"二号线列车即将进站,请注意安全。"

04

就在这时,地铁站里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一位穿着工作服的中年女性急匆匆地走过站台,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看起来像是下班赶地铁的上班族。当她经过海伦身边时,不小心撞了一下海伦的肩膀。

"对不起,对不起!"女性连忙用中文道歉,然后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Sorry!"

海伦转过身看着这位女性,突然愣住了。这位中年女性有着典型的中国面孔,但她的眼神和笑容让海伦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没关系,"海伦用中文回答,然后又用英语补充道:"No problem。"

中年女性听到海伦的中文,有些惊讶:"您会说中文?"

"只是一点点,"海伦笑着说,"我们是来旅游的。"

"哦,欢迎来到深南!"女性热情地说,"我叫王雅,在附近的医院工作。"

听到"医院"这个词,海伦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起来:"医院?哪家医院?"

"南山医院,"王雅回答,"我是那里的护士长。"

海伦和彼得对视了一眼,海伦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南山医院?"海伦重复着这个名字,"这家医院有很长的历史吗?"

王雅点点头:"是的,这家医院创建于一九八八年,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年,见证了医院的很多变化。"

"二十年?"海伦显得很激动,"那你可能认识一些以前的同事?"

王雅有些困惑,但还是礼貌地回答:"当然,我认识很多前辈。不过,您为什么对我们医院这么感兴趣?"

海伦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护士,对医疗工作很感兴趣。"

"真的吗?那太好了!"王雅显得很兴奋,"我们是同行呢!您在哪里工作过?"

海伦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曾经在英国工作,但是...但是很久以前,我也在中国的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

王雅的眼睛亮了起来:"在中国?在哪家医院?"

"就是...就是南山医院。"海伦的声音变得很小。

王雅瞪大了眼睛:"什么?您在我们医院工作过?什么时候?"

海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九九四年,我作为志愿者在那里工作了几个月。"

王雅思考了一下:"一九九四年?那时候我还在上学呢。不过我听老前辈们提起过,那个时候确实有一些外国医护人员来医院支援工作。"

"是的,"海伦的眼中开始泛起泪光,"那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经历。"

王雅看到海伦的情绪变化,关切地问道:"您还好吗?"

彼得走过来,轻抚着海伦的肩膀:"她只是有些激动,毕竟时隔这么多年又遇到了同行。"

王雅理解地点点头:"我能理解这种感受。医护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意义。"

这时,地铁进站的广播再次响起。王雅看了看时间:"不好意思,我得赶这班地铁,不然就迟到了。如果您们有时间,欢迎到医院来参观!"

说完,王雅匆忙上了地铁。海伦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久久没有移动。

"海伦,我们也上车吧。"彼得轻声提醒道。

海伦点点头,但她的眼神还在站台上搜寻着什么。

看着地铁入口的标识,海伦深深吸了一口气。

"好吧,我们进去试试。"她说。

当二号线列车缓缓进站,车门打开后,海伦跟着彼得一起走进了车厢。

列车内部很干净,座位大部分都有人,但还算宽敞。海伦刚站稳脚跟,无意中朝车厢内部扫了一眼。

突然,她看到了某个画面,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嘴唇失去了血色,眼珠猛地瞪大。

她的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胸口急剧起伏着。

05

海伦的目光定格在车厢座位区的一个角落。

那里坐着一位大约三十五岁的中国女性,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女性穿着得体的职业装,看起来像是一位成功的职场女性。但真正让海伦震惊的是,这位女性的面容与她记忆中的某个人如此相似。

更让她无法置信的是,车厢内的LED屏幕正在播放着一则公益广告,画面中出现的正是刚才那位女性的照片,下面的字幕写着:"李雯雯,南山科技公司首席工程师,热心公益事业,连续五年资助贫困儿童..."

海伦的双腿开始发软,她紧紧抓住彼得的手臂,嘴里不断地重复着:"雯雯...雯雯..."

"海伦!海伦!你怎么了?"彼得惊慌地扶住妻子,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海伦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她颤抖着从包里掏出那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大约五岁的中国小女孩,瘦小的身躯,但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

车厢内的乘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到了,有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拿出手机拍摄。

"妈妈,那个外国奶奶怎么了?"怀中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问道。

李雯雯抬起头,看到了正在哭泣的海伦。一瞬间,她的表情也变得复杂起来。那张脸,那双眼睛,虽然已经苍老了许多,但她永远不会忘记。

"海伦阿姨..."李雯雯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

海伦听到这个声音,猛地抬起头。当她看清李雯雯的脸时,整个人彻底崩溃了。

"雯雯!真的是你!雯雯!"海伦冲向李雯雯,紧紧地拥抱住她,哭声在整个车厢里回荡。

李雯雯也哭了,她轻抚着海伦的后背:"海伦阿姨,我找了您三十年了!三十年了!"

车厢内的乘客看到这一幕,都被深深地感动了。有人开始为她们让出更多的空间,有人默默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您真的回来了...您真的回来了..."李雯雯反复地说着,仿佛还在梦中。

彼得站在一旁,虽然听不懂中文,但从妻子和这位中国女性的反应中,他隐约猜到了什么。

地铁缓缓停靠在下一站,但没有人下车。所有的乘客都被这个场景深深吸引着。

一九九四年的深南市还不是现在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那时候的南山区大部分还是农田和低矮的厂房,南山医院也只是一座三层的小楼,医疗设备简陋,医护人员紧缺。

海伦当时三十七岁,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她在英国伦敦的一家大医院担任资深护士,技术精湛,深受同事和患者的喜爱。但是,她始终觉得自己的生活缺少了什么。

"我想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海伦对彼得说道。

那时候的彼得刚刚三十九岁,正在为事业拼搏。他不理解妻子为什么要放弃在英国的优越生活,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做志愿工作。

"中国?海伦,你确定吗?那里的条件很艰苦,而且语言不通..."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需要帮助。"海伦的语气很坚定,"我已经联系好了国际医疗志愿组织,他们在中国南方有一个医疗援助项目。"

经过了几个月的考虑和准备,海伦最终踏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那是她第一次离开欧洲,第一次来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家。

初到南山医院的海伦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医院虽然规模不大,但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排队等待治疗。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工作。

"欢迎您,海伦护士。"时任护士长的陈主任用蹩脚的英语向她介绍医院的情况,"我们这里条件比较简陋,可能和您在英国的医院差别很大。"

06

海伦认真地点头:"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条件艰苦一些没有关系。"

很快,海伦就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她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基本的中文交流,能够和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

就在这时,五岁的李雯雯被送到了医院。

那是一个雨夜,一辆货车与一辆小轿车在医院附近发生了碰撞。小轿车内的夫妇当场死亡,后座的小女孩虽然活了下来,但受了重伤,而且成了孤儿。

"这孩子叫李雯雯,父母都没有了。"陈主任叹着气对海伦说,"我们联系了民政部门,但是安排收养需要时间。孩子的伤势比较严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海伦看着病床上的小雯雯,心中涌起了强烈的怜爱之情。这个小女孩虽然经历了巨大的创伤,但眼神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渴望。

"海伦阿姨..."小雯雯用稚嫩的声音叫着海伦。这是她学会的第一句英语,也是她对海伦的专属称呼。

从那一刻起,海伦就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照顾小雯雯。她教雯雯说英语,给她讲英国的故事,带她在医院的小花园里散步。

"海伦阿姨,英国有熊猫吗?"雯雯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没有,熊猫只有中国才有。但是英国有很多美丽的花园。"海伦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

"那海伦阿姨的家里也有花园吗?"

"有的,很大的花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玫瑰花。"

"我长大了可以去看吗?"

海伦抱紧了小雯雯:"当然可以,等你长大了,海伦阿姨带你去英国看玫瑰花。"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雯雯的身体逐渐康复,但她和海伦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在雯雯心中,海伦就像是她的妈妈一样。

"海伦阿姨,您不要走好吗?"雯雯抱着海伦的腰,眼中含着泪水。

海伦的心中也充满了不舍,但她知道,自己的志愿工作即将结束,必须要回到英国。

"雯雯乖,海伦阿姨要回家了。但是阿姨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那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您?"

海伦抚摸着雯雯的头发:"等你长大了,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我保证。"

在海伦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她和小雯雯在医院的天台上看星星。

"海伦阿姨,您看,那颗最亮的星星,我们都能看到对吧?"雯雯指着夜空中的北极星。

"是的,无论我们相距多远,我们都能看到同一颗星星。"海伦的眼中也含着泪水。

"那我们约定好,每天晚上都看那颗星星,这样就像是我们在一起一样。"

海伦紧紧抱住雯雯:"好,我们约定好了。"

第二天,海伦告别了南山医院的所有同事,告别了小雯雯,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在飞机上,海伦拿出了和小雯雯的合影,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在心中发誓,有朝一日,她一定要回来看看雯雯。

回到英国后,海伦尝试过很多种方法联系小雯雯。她给南山医院写信,通过国际医疗组织打听消息,甚至请朋友帮忙查找。但是,九十年代的通讯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跨国联系非常困难。

更何况,小雯雯只是一个孤儿,被民政部门安排到了福利院,之后的去向更是无从查起。

"也许她已经被好心人收养了,"彼得安慰着妻子,"也许她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我只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海伦望着窗外的玫瑰花园,"我曾经答应过她,要带她来看我的玫瑰花。"

这些年来,海伦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她看到深南市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看到中国的医疗事业突飞猛进,心中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中国的发展会让像雯雯这样的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担忧的是,随着城市的变迁,要找到雯雯变得更加困难。

07

直到三个月前,海伦在英国的华文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报道。文章的配图是深南市科技园区的全景照片,但真正吸引海伦注意的是文章中提到的一位华人女性工程师。

"李雯雯,现年三十五岁,南山科技公司首席工程师。她从小失去父母,在福利院长大,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后来又获得了硕士学位。现在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资助贫困儿童的教育..."

文章中还有一张李雯雯的照片,虽然已经是成年女性,但那双眼睛和小时候的雯雯一模一样。

海伦激动得手都在颤抖。她把报纸拿给彼得看:"彼得,你看,这是雯雯!这一定是我的雯雯!"

彼得仔细看了看照片:"海伦,这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吧?中国有十几亿人口,重名的可能性很大。"

"不,不可能是重名!"海伦坚持说,"你看她的眼睛,还有她的经历,从小失去父母,在福利院长大,这一切都对得上!"

从那一刻起,海伦就开始策划这次中国之行。她要亲自去深南市,要找到李雯雯,要兑现三十年前的承诺。

"即使这不是你认识的那个雯雯,我们也可以当作一次旅行。"彼得最终还是支持了妻子的决定。

地铁在缓缓行驶,但车厢内的气氛已经完全不同了。

李雯雯紧紧抱着海伦,三十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出来。

"海伦阿姨,我真的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李雯雯的声音哽咽着。

"我也是,我也是..."海伦抚摸着李雯雯的头发,就像三十年前一样,"你长得这么美,这么成功,我为你骄傲。"

"妈妈,这位奶奶是谁呀?"怀中的小女孩好奇地问道。

李雯雯含着眼泪笑了:"小丽,这是妈妈的海伦阿姨,妈妈小时候最爱的人。"

海伦看着小女孩,心中涌起了巨大的惊喜:"这是你的女儿?"

"是的,她叫李小丽,今年五岁了。"李雯雯骄傲地介绍着,"小丽,快叫海伦奶奶。"

"海伦奶奶好!"小丽甜甜地叫道。

海伦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她和你小时候一样可爱。"

这时,地铁到了下一站。李雯雯突然站起来:"海伦阿姨,我们下车吧,我想和您好好聊聊。"

"好,好的。"海伦激动地点头。

彼得虽然听不懂中文,但从情况中大概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他跟着妻子一起下了车。

地铁站的咖啡厅里,四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李雯雯给小丽买了一个冰淇淋,让她在旁边玩耍,然后开始和海伦详细地交谈。

"海伦阿姨,您走了以后,我一直在想您。"李雯雯的眼中闪着泪光,"每天晚上我都会看北极星,就像我们约定的那样。"

08

海伦紧握着李雯雯的手:"我也是,我也是每天都在看那颗星星。雯雯,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刚开始很困难,"李雯雯诚实地说,"您走了以后,我被送到了福利院。那里的条件不太好,但是院长奶奶对我们很好。我一直记得您教我的英语,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然后呢?"海伦关切地问道。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深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我一直在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后来我又考了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现在的公司。"

海伦为李雯雯的成就感到骄傲:"你真的很了不起,雯雯。"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您,"李雯雯继续说道,"我去过很多地方打听,还在网上搜索过您的消息。但是我只知道您是英国的护士,连您的全名都不知道。"

海伦愧疚地说:"对不起,雯雯,是我没有想办法联系你。"

"不,不是您的错。"李雯雯摇头,"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而且我只是一个孤儿,很难找到。"

"你结婚了吗?"海伦问道。

李雯雯点点头:"是的,我老公也是工程师,人很好。小丽就是我们的女儿。"

"那太好了,"海伦欣慰地笑了,"你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可爱的女儿。"

"海伦阿姨,您知道吗?我给女儿取名叫小丽,是因为我想纪念我们的友谊。'丽'字在中文里有美丽的意思,就像您一样美丽。"

海伦听了这话,眼泪又流了下来:"雯雯,你让我感到非常感动。"

彼得虽然听不懂中文,但从两人的表情中能够感受到深深的情感。李雯雯注意到了彼得,用英语对他说:"Thank you for bringing Helen back to me."

彼得微笑着回答:"It's my pleasure. Helen has been missing you for thirty years."

这时,小丽跑了过来,拉着海伦的手:"海伦奶奶,妈妈说您以前照顾过她,就像奶奶一样对吗?"

海伦抱起小丽:"是的,你妈妈小时候就像你一样可爱。"

"那您能给我讲讲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小丽天真地问道。

海伦看着李雯雯,两人都笑了:"当然可以,奶奶给你讲很多很多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天,李雯雯请了假,全程陪伴海伦和彼得在深南市游览。她带他们参观了现在的南山医院,那里已经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

"这就是您当年工作的地方,"李雯雯指着医院的一面纪念墙,"虽然建筑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这里还保留着当年的一些历史资料。"

在纪念墙上,海伦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在"国际医疗援助志愿者"的名单中,"Helen Wilson"赫然在列。

"我的天,他们竟然还记得我。"海伦激动地说。

"当然记得,"李雯雯骄傲地说,"您是我们医院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志愿护士。而且您照顾我的事情,也被记录在医院的档案里。"

他们还参观了李雯雯工作的科技公司。在公司的荣誉墙上,李雯雯的照片和事迹被重点展示。

"李雯雯女士不仅是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也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典型代表。她连续五年资助贫困儿童,帮助了三十多个孩子完成学业。"公司的领导向海伦介绍着。

09

海伦为李雯雯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雯雯,你已经超越了我的所有期望。"

"这都是您教给我的,"李雯雯谦虚地说,"您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我帮助那些孩子,就是想把您给我的爱传递下去。"

在深南市的最后一天,李雯雯带着全家人到海伦他们下榻的酒店,准备了一场特别的告别晚餐。

"海伦阿姨,这三十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李雯雯在晚餐上说道,"我想去英国看看您的玫瑰花园。"

海伦激动地握住李雯雯的手:"当然可以!我的承诺还有效,我要带你去看我的玫瑰花园!"

"真的吗?"李雯雯的眼中闪着光芒。

"当然真的!"海伦转向彼得,"彼得,我们邀请雯雯一家到英国做客好吗?"

彼得微笑着点头:"当然,我们的家永远为你们敞开。"

小丽高兴地拍手:"太好了!我可以去看玫瑰花了!"

李雯雯的丈夫,一个温和的中年男子,用英语说道:"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kindness. Wenwen has told me so much about you."

"我们是一家人,"海伦说道,"雯雯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

这时,李雯雯突然站起来,走到房间的角落,拿出了一个精美的盒子。

"海伦阿姨,这是我为您准备的礼物。"

海伦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精美的项链,吊坠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星形状。

"每当我想念您的时候,我就会看北极星。现在我把它做成了项链,这样您就可以永远带着我们的约定了。"

海伦戴上项链,眼中再次涌出泪水:"雯雯,这是我收到过的最珍贵的礼物。"

三个月后,李雯雯带着丈夫和女儿飞到了英国。

在海伦的家中,小丽兴奋地在玫瑰花园里奔跑着,而李雯雯则静静地坐在海伦身边,享受着这久违的温馨时光。

"海伦阿姨,您的玫瑰花真的很美,"李雯雯闻着花香说道,"比我想象的还要美。"

"这里就是你的家,"海伦说道,"随时欢迎你们回来。"

在英国的两个星期里,李雯雯一家体验了纯正的英式生活。彼得带着李雯雯的丈夫参观了伦敦的各个景点,而海伦则和李雯雯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妈妈,我可以叫海伦奶奶'奶奶'吗?"小丽天真地问道。

"当然可以,"李雯雯笑着说,"海伦奶奶就是你的英国奶奶。"

海伦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了无比的幸福感。她终于有了一个"孙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这份情感比血缘更加珍贵。

在分别的那天,四个大人都哭了,只有小丽还不太理解离别的含义。

"海伦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小丽问道。

"很快,很快我们就会再见面的,"海伦抱着小丽说道,"而且这次不会再等三十年了。"

"奶奶,您要记得每天看北极星哦!"小丽奶声奶气地说。

"好的,奶奶一定每天都看北极星。"

如今,海伦和李雯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每周都会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生活。李雯雯也计划着每年都要带家人来英国度假,而海伦和彼得也已经在计划下一次的中国之行。

三十年的分离,一次意外的重逢,让两个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结成了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真挚情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没有国界,真正的亲情不需要血缘。有时候,命运会让我们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新找到生命中最珍贵的人。

海伦实现了三十年前的承诺,李雯雯也找到了心中永远的"妈妈"。而小丽,这个幸福的孩子,则拥有了两个国家的爱,两种文化的滋养。

每当夜空中北极星闪烁的时候,在英国的海伦和在中国的李雯雯都会想起彼此,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这颗星星见证了她们三十年的思念,也将继续见证她们未来的友谊。

有些约定,时间越长越珍贵;有些情感,距离越远越深刻。这就是海伦和李雯雯的故事,一个关于承诺、思念和重逢的动人故事。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